晚上吴语家里有人在吃饭,吴语妈妈正在厨房里忙碌着,吴语在一旁打着辅助。
吴语弟弟骑车从外面回来,走到厨房,问有什么要帮忙的?
吴语抬眼看了下弟弟,说道“你同学走了?”
“嗯呐”
“怎么今年走的这么早”
“早么?还好吧,今天都初十了”
“啊?今天不是初九嘛?初十?!那我在家又少一天,啊啊啊啊啊啊”
吴语是真的一点不想走,不想离开家。刚回家没几天,好像才呆熟悉了,又要走了。邻居家的哥哥姐姐前几天已经陆陆续续离开家了,明明前几天大家还在一起把酒言欢,笑得可大声了。
哥哥姐姐们离家的前天晚上,周边的小伙伴们聚到一起,围坐在大圆桌旁。桌子中间,一袋瓜子,一壶茶,一个装满水的暖瓶,一袋纸杯。来一个小伙伴,就自觉拿起一个纸杯。从茶壶中倒上一杯水,然后抓把瓜子,找个凳子坐下来,加入到天南海北的闲扯中。
吴语家住在这条街上快30年了,这还不是住在街上最早的。吴语家对面的姚叔叔和齐叔叔两家是最早搬到同桥街上,这两家是亲戚,一起搬过来的。然后就是吴语家搬来了。吴语爸爸妈妈搬过来的那年年底,吴语出生了。姚家和齐家各有一儿一女,四个孩子看着刚出生的吴语,新奇极了。他们放学后就来帮着看吴语,对于这么小的娃娃他们充满了好奇。
吴语出生的第二年,吴语家隔壁的隔壁搬来了一户人家,新来的汪家也是一儿一女。没过多久,同桥街上陆陆续续住满了人家,继吴语之后,一个又一个的新生命出生在同桥街上,街上也慢慢热闹起来了。
到吃饭的时候,大家端着碗,或站在家门口,或边走边吃,慢慢的大家会走到一家门口聚在一起吃,边吃边聊天。也许今天在吴家门口,明天是姚家门口。大家吃着聊天着,孩子们看到小伙伴们碗里的饭菜,觉得可口的就夹上一筷子,吃起来对胃口的话去小伙伴家里夹上一大筷子。
家家户户大门敞开着,有事喊一声招呼着邻居帮忙看个门,住了将近30年也没听说哪家东西被谁偷了。一家做了好吃的,邻居们闻着香就来了。哪家中午有事不做饭,那家的孩子中午放学回来了,邻居们都站在门口招呼孩子进自家吃饭。碰上这时候,你烦恼的就是到底去哪家吃,阿姨们都太热情了。
吴语经常就是今天吃这家,明天吃那家,中午吃这家,晚上去那家。她笑说自己是吃百家饭长大的。
没办法,爸妈经常有事,家里也没有可托付的长辈,幸好还有一群邻居。从吴语刚出生的时候,周边的哥哥姐姐们就轮流带她,放学了一有空就来看看她,教她走路、说话。
快30年的交情,说起来几天几夜都说不完。现在的哥哥姐姐们陆陆续续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娃,慢慢变成吴语放假回家帮哥哥姐姐们带娃。哥哥姐姐们经常感叹说是看着吴语一点一点长大的。
每年过年,大家才能聚到一起,而过年又只有那么几天,一晃而过就要分别。怎么会舍得啊,舍不得家,舍不得这儿的人,舍不得这条街。
这条街像是个童话小镇,对于在外的游子,就像是心里的乌托邦的存在,有那么一个世外桃源的地方在等着你归来。每当累了的时候,总会想起来家,想到那条街,想回去,投到家人们的怀抱里,和大家说说笑笑,什么都能被治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