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巴行散记系列(不一样的春节)

巴行散记系列(不一样的春节)

作者: 行走天涯的渔夫 | 来源:发表于2018-12-31 10:22 被阅读0次

过年了,周边的气氛,早已烘托得喜气洋洋,每一颗树上都挂满了彩灯,每一栋房子都挂上了大红灯笼,每一个房门前,都挂上了对联,略不经意,仿若回乡。

除夕聚餐的时候,觥筹交错,酒酣话热而笑语盈盈。与一爱好对联的哥们切磋,想出一副对联。

上联是:春花璨璨时应惜眼前缤纷景

下联是:秋实累累日须忆当年种树人

横批是:苦尽甘来

也是一时的感慨,最近一个月来,我们所栽的树和花,一共80多棵,陆续长出了新叶,花也长出了新花,仅有两棵未能成活。热心的阿兹姆汗先生每次见到我,总要惊叹,他种的树每次都死不少,我可真是幸运。

种了十多棵杏树,去年在这里吃的杏,至今嘴角仿佛还有余香,这里阳光充足而温差大,实在是水果的理想产地,有点象国内的新疆。只是,我注定吃不到自己种的杏了。

由于时差的关系,国内的春节晚会结束的时候,我们自己的春节联欢晚会才粉墨登场。

虽然现场的人员还不是很多,节目略显单调,但大家还是为了这场晚会作了精心的准备。而娱乐室里,早挤得里三层外三层。

这是一堂中巴合作的晚会,但毫无疑问的是,最出彩的还是我们的老巴兄弟。

一个很难忘的节目是掘井队的老巴雇工表演的独唱和弦乐伴奏。这是一帮附近村庄的农民,尽管他们以前从来没有见过50米深的矿井,但现在他们已经习惯了地层深处近千米的生活了。平时衣着不见光鲜,此时依然简单朴素,但他们很真挚地向我们展示他们的技艺。五人的弦乐组合,类型分别象国内的琵琶、冬不拉、二胡、马头琴等,都是木制的弦乐器。主唱的是一约40来岁的中年人,声音浑厚而略沙哑,饱含感情,唱得动情处,周围老巴兄弟一起搞喊“阿拉”之类,而我们则把巴掌拍痛。

另外出风头的就是我的那帮弟兄了,一帮二、三十岁左右的小青年,活泼好动而身材健美,他们展示的是当地(信德、旁遮普一带)的舞蹈,以摆手和脚踏舞为基本动作,伴以四人或五人的交叉或旋转。刺激的是,随鼓点的加快,后来的节奏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看得人都有些气喘吁吁。

那帮家伙尽兴表演了几个节目,汗流浃背,末了找我说,MR SHENG,今天我们可真有些累了,明天放假一天,行不?

OK  OK,我连着说。

凌晨12点,遍地的鞭炮炸响,缤纷的礼花直蹿云霄。这个两年以前在夜里还看不到灯火的地方,在这一刻,无比妖娆。

过年了,真好。

相关文章

  • 巴行散记系列(不一样的春节)

    过年了,周边的气氛,早已烘托得喜气洋洋,每一颗树上都挂满了彩灯,每一栋房子都挂上了大红灯笼,每一个房门前,都挂上了...

  • 巴行散记系列(笛声)

    因为疲倦,睡得较早。 但半夜醒了,因为一些隐隐约约的声音。那是笛声。 笛声是从对门的房间里传出来的。吹笛的是到现场...

  • 巴行散记系列(口福)

    对于贪吃的中国人,只有牛羊鸡肉、缺乏蔬菜的饮食是很单调的,乏味,甚至痛苦。于是,办公室、私人,都在一起行动,试图改...

  • 巴行散记系列(雨季)

    我在四月初告别烟雨中的江南。那时的故乡,雨青风疾,江水滔滔,空气中都弥漫着植物生长的气息。湘江两岸,垂柳依依,野花...

  • 巴行散记系列(暖冬)

    巴国的冬天,是暖冬。 很喜欢这里的冬天。温暖,灿烂,没有家乡湖南冬天那刺骨的阴冷和潮湿,没有霜、雾、冰、雪,甚至没...

  • 巴行散记系列(大篷车)

    小时候,看过印度电影大篷车,对那种花里胡哨的大篷车和载歌载舞的人群印象深刻。 到巴基斯坦以后,真正领略了这里的大篷...

  • 巴行散记系列(时间的灰烬)

    一 唐诗中,渔夫比较喜欢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和李商隐的《登乐游原》。 那是两次孤寂的凭吊。在苍穹下的诗人背影,渺...

  • 巴行散记系列(他们的爱情2)

    阿丹姆和拉菲克,我招聘的两个巴方工程师,我计划挑选一人作为重油发电厂经理。 白天对他们进行培训,有空就一起聊天。 ...

  • 巴行散记系列(他们的爱情3)

    我休假后回来,发现电厂人员比较紧张,缺员不少。一些人的缺员是因为最近本地正值雨季,洪水泛滥,加之蚊虫肆虐,回去救灾...

  • 巴行散记系列(日本制造的他山之石)

    看过一点关于现代管理学发展的书籍,饶有兴趣地将美国和日本对于管理学发展的贡献进行了比较。个人观点,美国对于经济学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巴行散记系列(不一样的春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aji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