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位2500字,阅读时间4分钟)
今天一个民主国家的大选结果震惊了世界:“前进”运动候选人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在2017年法国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获得超过65%的选票,领先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候选人玛丽娜•勒庞,当选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第8位总统,也是最年轻的总统。更加具有冲击力的是马克龙的另类婚姻。
2007年10月,马克龙迎娶了比自己年长24岁的布丽吉特为妻。马克龙16岁结识布丽吉特时,她还是自己的高中语文老师,同时也是自己同班同学的母亲。这场与(惊)众(世)不(骇)同(俗)的爱情和婚姻,绝对颠覆了绝大多数人的三观。中国人,恐怕永远都无法懂得这种爱情和婚姻。
一个16岁的男孩的爱情可能会是一时冲动、头脑发热。但是,2007年,马克龙30岁时迎娶54岁的高中语文老师,这就绝对不是冲动之举了。我相信一场持续了14年的爱恋能够最终结出果实,一定是某种灵魂上的深度契合使然。我相信他们应该是一对灵魂伴侣。
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个让国人百思不解的婚姻,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与华裔妻子普莉希拉•陈。在国人的眼中,高富帅就应该配白富美,否则就是不正常。记得小扎曾被中国网友质疑太太的魅力。小扎回复如下:那么我爱普莉希拉•陈什么呢?女性的容颜是她心灵的写照,她的笑容永远是清丽温和的。自从怀孕之后,她也完全没有在意自己的容貌因为怀孕而产生的变化,依然是朴素的穿着,不施粉黛,可是她的幸福我完全感受得到,也可以被所有人看见。我爱她的上善若水与真实质朴。我爱她的表情:强烈而又和善、勇猛而又充满爱,有领导力而又能支持他人。我爱她的全部,我和她在一起,感觉很舒适很自在很放松……
我们看看马克形容妻子普莉希拉•陈的词汇,上善若水、真实质朴、和善、爱、温和,勇猛……这些美好的词汇展示出的是一个男人深深爱恋的是这个女人的灵魂,而非仅仅是她的肉身。是的,这个一直在背后支持着自己,跟随自己到加州创业的女子,身材微胖不够性感,面容平凡不够漂亮,但是,她身上有令小扎心动的东西。她品学兼优,情商智商兼具,她精神独立,无论是后来离开脸书去加州一所学校当起小学自然课老师,还是后来到加州大学医学院担任中心移民儿童的住院实习医师,她都从未想过要借助小扎的光环来荣耀自己,更没有想过要做一个养尊处优、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亿万富豪的阔太太。这样的一个女子,心中有爱,眼中有光,自带能量光环,怎能不令人心动?
爱情是什么?说句实话,我想绝大多数人都很难回答这个问题。婚姻是什么?国人的答案多为责任和义务的载体。窃以为国人的婚姻多为合适的,而非真爱的。大多数国人结婚时,选择的标准,不是情欲与激情,更非灵魂契合与精神爱恋,而是门当户对、条件匹配以及由此而来的安全感稳定感,不仅长辈为儿女做选择时如此,年轻人自己做选择时也是如此。结果是,国人的婚姻相对稳定长久,但缺乏足够的情感浓度。
国人理解的匹配合适,指的多是可以外化量化的东西。我有多个大龄未婚的女友,其中一个女友性格积极阳光,虽然已经接近不惑之年,但始终表现出对爱情和婚姻的极大渴望。我曾经问她究竟要找个怎样的爱人,她提出几条:第一,必须有稳定而体面的工作,年收入要达到N万;第二,学历要达到NN,总之,不能低于她的学历;第三,要有房子和车子,最好已无贷款,若无,贷款可以共同偿还…… 最后一条,最好有和我同样的兴趣和爱好,若无,不反对我的兴趣和爱好可以考虑。我愣了很久,我以为像她这样的一个财务独立、人格独立,且早已不年轻的成熟女性,一定会把感情上和精神上的追求放在首位,却不想即使到了这个年龄段,她还是硬生生地列出了一堆如此量化的条件,是为了过滤筛选太Low的追求者,还是疏解自己的不安全感。难道,除了物质条件具备,我们的安全感就这么难以建立吗?
在一个物化的社会,男性的择偶标准一定也是物化的。几个老友曾聊过此事,一个朋友一针见血地说,中国的男人有车有房、工作体面,为什么要选一个老姑娘呢?二十好几的白傻甜一茬接一茬的。既然,女人用物化的标准看男人,那么男人一定会物化女人。这个世界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而男人物化女人的方式,是把女人当成一个生育工具,当成自己的面子工程。既然是生育工具,一定要年轻;既然是面子工程,一定要貌美。特别是,如果我多金有才,那么你必须要貌美如花。呜呼,一群如此精于算计的饮食男女,你们择偶时,把爱放在了哪里?你们把自己的灵魂需要安放在了哪里?
爱情是人与人之间的强烈的依恋、亲近、向往,以及无私并且无所不尽其心的情感。现代社会,爱情自由的概念已深入人心,小说、电影、电视似乎都在讲述着各种爱情故事。然而,爱情作为一个主流观念,只诞生于欧洲。美国神话学家约瑟夫•坎贝尔说,爱情作为社会的主流观念,在欧洲开始于十三四世纪,和个人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爱情必须是两个个体忠于自己内心的产物,集体主义催生不了爱情,并且总是爱情的阻碍。想想中国古代的爱情故事,梁山伯祝英台、陆游唐琬、许仙白娘子、牛郎织女……基本上都是悲剧。宗族在绞杀爱情,社会也在绞杀真爱,这样才能成全集体的无意识。最可怕的不是被绞杀,而是不独立。一个人如果内心不独立,精神不独立,其实是不可能有真正的爱情和幸福的婚姻的。
《人民的名义》播出后,其中的四段地狱式的婚姻,令国人唏嘘感叹。李达康VS欧阳菁,一个婚姻中彻底无趣冰冷自私的男人和一个追求生活品味、渴望人间温暖的痴情女子,孤独地而投入地扮演着各自的独角戏,婚姻终因现实考量而凑合将就,最终变成冰窟。祁同伟VS梁璐 一场各取所需的交易,一对无情人终成眷属。基于现实利益得失而缔结的、没有爱的婚姻,不仅不幸,且不道德。而不祥的因必然带来毁灭的果。高育良VS吴老师 带上虚伪的人格面具,至死守住婚姻的干尸。那些维护利益同盟的吊诡的表演,最是令人后背发凉。这一桩桩怪事,一个个奇葩婚姻,无不是物化婚姻孕育出的毒瘤。
一个人自己尚未真正成熟时,往往会拿着他人的尺度去丈量自己的幸福,又怎么会得到真正的灵魂伴侣。一个人尚未真正独立时,他既无法面对一个孤独的灵魂孑然一身地游荡在世间,又无法心无旁骛地追求自己的所爱,他又如何能够做出或冷静退出,或积极争取的勇敢的选择呢?
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叫人生死两相许?
爱情和婚姻应该是一个人独立意志的集中体现,这需要一个人的人格独立、精神自由。当一个人走到婚姻深处,解决了温饱、摆脱了匮乏、不安全感,灵魂上的需求才会如此强烈地凸显出来。而婚姻中的孤独寂寞,恐怕是一个人最深的无奈和凄凉。
一个物化的社会,难以出现真正的灵魂伴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