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10)班 彭麟茱
关羽,刘备的义弟,蜀汉五虎上将排名第一位。字云长,坐骑赤兔马,提一口青龙偃月刀。因杀豪强而逃亡至涿郡。其后与张飞一起追随刘备。曾因斩华雄、虎牢关前战吕布而闻名天下。官渡之战前被俘,被曹操拜为偏军,封汉寿亭侯,但降汉不降曹,为曹操杀了袁绍名将颜良、文丑。后来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回到刘备身边。在攻打樊城时,水淹七军,收降曹操大将于禁,杀庞德,威名远扬。但终因娇傲轻敌,刚愎自用,兵败麦城,被孙权所杀。有儒将之风,知晓《春秋》大意。一生重情义,智勇双全,武艺绝伦。 关羽是罗贯中最用力刻画的武将,和《三国演义》中塑造的曹操的“奸绝”、诸葛亮的“智绝”齐名,称为“义绝”。他周身闪耀着超绝尘世的理想人格的光辉。毛宗岗就评价他“世服其神威,是古今名将中第一奇人”。所以他最终虽然镇守荆州失败,但在人们心目中仍然是个令人崇敬的大英雄。真可谓“忠义凛然参天地,成败岂足论英雄”。关羽的英武神威、忠义刚烈、义薄云天等经过《三国演义》的艺术加工,更是深入民心,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仁义君子、忠义化身,而受到历朝统治者的嘉许、追封,为后世百姓所顶礼膜拜,关羽形象也逐渐被圣化、神化。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和评价《三国演义》中关羽这一艺形象,就该拂去他头顶种种光环,还原他以本来的性格面目。 关羽英勇善战,重感情,讲信义。但同时也义气用事,刚愎自负,是一个悲剧式的英雄。 关羽少年时便勇武有加,嫉恶如仇,当他得知员外吕熊勾结官宦,欺男霸女,百姓却无处伸冤时,便怒火中烧,提剑杀死了吕熊,救人民于水火。也是因为勇武、鲁莾,他才踏上了流浪的征程,得以结识刘备、张飞,三人义结金兰。关羽的戎马生涯也就从此拉开了帷幕。 在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中,关羽在万众之中刺死颜良,袁绍诸将无一能当,正是由于关羽的勇冠全军,遂解曹操的白马之围。而后关羽诛文丑,挂印封金,千里走竟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刮骨疗毒,水淹七军…… 桩桩件件均将关羽之勇武跃然纸上。如若仅只勇武有加,那么关羽也不值后人如此尊崇,更难得的是关羽不仅勇武,而且重感情、讲信义。 众所周知,关羽在解了白马之围后,曹操倍赞其勇武,对他重加赏赐,亲赠其赤兔马,想方设法笼络他。希望藉此能让其为已用。但关羽为了不背誓于刘备,同时也不负操知遇之恩,便立功报曹。在把曹操给他的诸多赏赐封存妥当,把汉寿亭候的印绶挂在堂上后,便给曹操写了封告辞信,保护刘备家小,重新投奔刘备。此前就算归于曹操,他也是事先约三事――降汉不降曹;礼待二嫂;一知刘备下落,便当辞去。将其重兄弟情感、讲信义的一面揭示的淋漓尽致。 关羽确实是一个以天下、百姓兴亡为己任的忠义之士,又是深明大义,智勇双全,神勇无比,拥有高洁操守的理想人格典范。然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关羽的身上也有着居功自傲、不听人言的一面,但这并不妨碍千百年来人们对关公的喜爱、敬仰、怀念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