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儒曾在电影《私人订制》中,饰演了一位“雅过敏”的导演。
这位大导以俗起家,其作品大俗特俗,广受人民群众之喜爱。
但他却遭到了“挺雅派”的舆论抨击,大导无奈从俗转雅,结果却对雅产生了极大的过敏反应,送去医院急救。
医生也爱莫能助,最后不得不把大导送至夜总会“诊治”,才转危为安。
如此怪疾十分罕见,本应只会出现在影视作品中,但最近随着电影《八佰》的热映,有一大批人也出现了这种情况,他们的症状是“煽情过敏”。
一、是“煽情过度”还是“煽情过敏”?
熟悉管虎作品的人应该都了解,他是一个崇尚写实主义的导演。
即便拍摄《生存之民工》、《外乡人》这样的戏,也从不刻意营造催泪的氛围。
但这次的《八佰》不一样,在这部电影中,管虎设计了多个触发泪点的情节段落。
可以说,他是在故意煽情,而这也是那些批评《八佰》的人首要诟病的。
战士们身捆手榴弹跳向日军,让他们过敏;
对岸民众募集物资,让他们过敏;
何香凝的一句“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让他们过敏;
战友们之间的告别,让他们过敏;
老铁挥着大刀唱戏,让他们过敏;
壮士们桥上撤退时的惨烈,也让他们过敏。
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受不了煽情了呢?这一次,管虎就是故意煽情了,又当如何?
久未疏通的泪腺,难道就不能为那些英勇的壮士们使用一次吗?
我不相信一位正常的中国公民,在看《八佰》的时候能不被感动。
至少我所在的那个影厅,无人进食,除了影片的声效,能听到的只有被感动的抽泣声。
二、适当的演义应该被支持
《三国志》平淡无味,被罗贯中加工一番之后的《三国演义》却能够在诞生了600多年之后的今天被广泛讨论,这就是演义的作用。
《八佰》中的情节的确有和史实存在差异的地方,可这是一部电影,它也只是一部电影。
比如四行仓库保卫战的伤亡人数,按照影片所呈现的场面来看,片中的伤亡人数是不符合史实的。
一向崇尚写实的管虎,不会没有查过资料,可他却做了夸大。
其根本目的,也是拍摄这部影片的初衷,就是要提醒人们铭记历史。
因为一部电影需要力量的填充,才能发挥它所应该发挥的作用,适当的演义成分更能加强观众的印象。
影片中出现的白马,我想并不只是指代一人一骑、勇闯敌营的赵云之坐骑。
白驹过隙,也许可以作为它的另一个解释。
此成语出自《庄子·知北游》中的句子——“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意为时光荏苒,日月如梭。
时光会抚平伤痛,偶尔也会让记忆选择性地失踪。
历史像是一个大雪球,沿着雪地滑滚,总会把之前的伤疤覆盖。
电影《八佰》则用温度把雪球一点点融化,用尺度丈量那个八十三年前的伤疤。
而支撑它做到这些,并能够尽量加长电影本身生命力的,就是适当的演义。
假设按照纪录片的风格来拍摄《八佰》,他的震撼力定会下降,毕竟这个故事并非整个淞沪会战。
而失去了震撼力和力量的电影,他的传播能力和留存能力自然会大大降低。
三、关于影片的后半部
首先是老算盘这个人物,人们期待着他会有一个转变、升华的过程,也期待张译是如何将其演绎出来的。
但在老印看来,这个人物最初就没有进行闭环的设定。
尽管影片围绕河岸两边分别叙述,以展现八佰壮士们的英勇悲壮之举是如何打动对岸原本冷漠的人群。
可老算盘这样的人,在当时的那个年代还是大有人在。
张译的戏份应该是不存在删减的,片中老算盘央求端午放他走的时候,端午的眼神就已经作出了交代。
如此的人物设定,在管虎的作品中是非常少见的,可以看做是《八佰》的亮点之一。
再有,影片并没有直接表现由杂牌军组成的敢死队最后的战斗场面。
只在身后传来的敢死队的枪声,更能映射那段鲜少人知、久未提及的历史。
他们或是表情坚毅、或是微笑的走向敌人,其实已经说明了一切。
最后就是壮士撤桥的段落,其过程惨烈,但并没有完全表述,而是将镜头停留在苏州河对岸急切民众的手上。
其实这一段绝无删减,而这样的处理方法,正是管虎的高明之处,用一个“急刹车”式的突然暂停,才更能加深观众的记忆。
也更能体现拍摄《八佰》的意义——铭记。
影片上映之后,四行仓库成了热门打卡地,人们带着鲜花、香烟、白酒去缅怀先烈。
可这样的行为出现后,我们看到的是这样的评论。
有人说每隔十年,就应该拍一部像《八佰》这样的电影,以将历史谨记于心。
可是当看到《八佰》拍摄以及上映的艰难,又有多少导演和资本愿意参与其中?
因此《八佰》是一部应该被尊重的电影,导演管虎也应该得到尊重。
最让人受不了的就是去年《八佰》首次定档时,出现的“歪屁股”理论。
影片筹备阶段,管虎专门花了几个月的时间走访了很多88师后人,秦汉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另外,五年前,谢晋元之子谢继民曾和秦汉一起,录制了凤凰卫视的一档名为《我们一起走过》的节目。
节目中,他们一同走访了淞沪抗战纪念馆、谢晋元墓、四行仓库以及苏州河等历史遗迹。
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任何一部电影都是有缺点的,《八佰》也一样,不过它却是诚意满满、意义非凡的一部电影。
纵使《八佰》不能温暖你的眼窝,也请不要一边嚼着爆米花,一边以冷眼相对。
欢迎关注印记电影,了解更多影剧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