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名: The Confidence Game: Why We Fall for It...Every Time
。。ISBN: 9787553522685
。。内容简介。。
骗子并非都长着一张急功近利的丑恶嘴脸。一些骗术大师通常是优雅而迷人的,他们有着外向的个性,说话令人信服,做事让人信任。康妮科娃以一些国际知名的惊天巨骗为例,告诉你他们缘何取得人们的信赖,怎样成功骗过全部目标,以及为什么人们会毫无自觉地掉入这些陷阱,哪怕撞了南墙也不愿回头。
书中列举了大大小小的知名案例,上达案值高达数百万美元的庞氏骗局,下至市井常见的小花招。作者从心理学角度揭露了这些骗局的诸多细节,剖析它们的共同点,为我们理解人类思维提供了充分的科学研究支持。本书将带你进入欺诈的世界,审视骗术的实施者与受害者之间令人惊叹的复杂关系。
。。作者简介。。
玛丽亚‧康妮科娃(Maria Konnikova)以优等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她是《纽约时报》畅销书《福尔摩斯思考术》(Mastermind)的作者,为《科学美国人》撰写心理学专栏,在《大西洋月刊》《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波士顿环球报》《观察家报》等多家知名媒体上发表文章。
。。短评。。
#
對自己自視甚高、依賴感情的認同和聲名的維繫是受騙的主要誘因,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也不可無,提供的諸多騙術及其背後的心理分析,倒是一本相當出色的當代「農民工進城防騙手冊」。降低成功預期,放棄成本沈沒,接受止損良方,我們並沒有那麼雙Q感人。
#
简直是骗术大全,这本书太有意思了,也颠覆了所谓“受骗者都是贪得无厌的傻蛋”的看法。会上当没什么大不了的,再正常不过。说起来,现代人对疾病的某个理念是「与它共存」,也许我们对「受骗」这件事情也该如此——只要不伤筋动骨,糊里糊涂也OK,毕竟没有人希望自己的世界充满敌意。有人类的地方就有欺骗,这没关系,只要不抱有过分的恶意就行。比起怀疑、揣测、惴惴不安,可能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干脆抛开这一切坦荡地生活,相信他人但不依赖,真诚待人但不自我感动,多少能将自己移出骗子们的“易上手”名单吧
#
人生的真相是残酷的。与真相相比,人们倾向选择性地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被骗是因为自我欺骗。骗子利用的是希望。因为你希望自己更快乐、更健康、更富有,希望自己能被爱、被接受,希望自己更好看、更年轻、更聪明,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更深刻、更满足的人——希望那个到达彼岸的自己会比现在的这个自己更加优秀。
#
在了解“骗”这一行为的过程中,明白自身所处的环境,理解信仰的力量,进而内观自我,让期待和向往的哪个自我最终真实的落地展现。在相信希望的同时,更坚定的相信自我,成就哪个最真实的自我——即自我实现。
#
白痴、傻瓜、笨蛋、蠢货……人们给被骗的人起了各种各样的称呼,但到最后,只有一种称呼是最合适的:受害者。骗子的猎物并不比其他人更贪婪,也不比我们之中常常反躬自省的人更不诚实。他们只不过是普通人而已。
引自 第一章 骗与被骗
#
人人都听过这样的话:“如果有些事看上去太好,完美得不像真事,那么很可能确实是假的。”或者:“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但如果这种事发生在自己身上,我们就会产生侥幸心理。这种好事可能确实不是真事,但如果发生在我身上,可就说不定了。 我应该得到财富;我应该得到艺术上的突破,我在画廊工作了大半生,现在是收获的时候了;我应该得到真爱,我之前的情路已经够坎坷了;我应该得到高额投资回报,我等得够久了,这些年我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经验。 “好事难成真”与“我应该得到”这两种想法是矛盾的,但当我们自己要采取行动、做出决定的时候,我们却往往忽视了这种矛盾。当我们看到他人谈论他们不可思议的奇遇或是从天而降的横财时,我们会马上意识到他们被耍了。但当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就变成了“我只是运气好,再说我也该翻身了”。 此外,我们还会认为自己不会受骗,并因此扬扬自得。看看那些受骗的庸碌之辈,我们如此聪明,比他们高明得多。我们可以尽情嘲笑那些可怜虫,竟然落入了这么明显的圈套。与此同时,我们知道自己头脑敏锐,聪明智慧,老成练达,洞察世事,这难道还不值得骄傲吗?他们也许会上当。我?绝对不会。 然而,在骗子眼中,人人都是潜在的受害者。我们深信自己不会受骗,这没有用—或者不如说,正是因为这种心理,我们才都会上当。
。。关注朋朋 遇见好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