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8八月书单(下)

2018八月书单(下)

作者: 一条污蚣 | 来源:发表于2018-08-31 22:25 被阅读28次

    13. Life, th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So long, and thanks for all the fish

    Life, th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

    我敲完才意识到书名里没有牛津逗号,然后为此困扰了一分钟——所以life universe everything三者是并列关系呢,还是universe和everything是对life的解释说明呢……

    Aaaaanyway,不管是哪一种吧,这并不是本书的重点。这一阶段arthur的银河系漫游(还是叫被漫游呢)的关键词是“板球”。要是这项运动从没被发明出来,英国人大概会少了一半自黑材料,这种恶意通过板球星人暴风兵一样的机器人小分队提现了出来。

    危机也是有好处的,比方说arthur突然掌握了飞起来的要义:假装没看见地面就行了。

    14. So long, and thanks for all the fish

    So long, and thanks for all the fish

    海豚留下的这句告别总有那么一点哀伤感,虽然它像《银河系》的其他一切语言一样,带着一股子冷得不管不顾的幽默。大概因为觉得这句读起来有种十八岁老猫留给主人的遗言,或者一切灭绝的物种送给生存多年的星球的最后一句话的意味。

    authur恋爱了,不可救药地。大概是恋爱成分的加入,这一本的跳脱程度好像不及之前。啊,把那个被离奇的宇宙过客搞得一头雾水的arthur还回来,开除这个充满恋爱酸臭的人(此处使用马文语气)。

    15. Mostly Harmless

    Mostly Harmless

    竟然就……陨石了。

    这个故事的结局告诉我们,没想清楚就生孩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顺便说明了星际旅行可能会造成伦理困局(这都哪儿跟哪儿)。

    回头想想,说不定这一切会发生都是因为marvin the paranoid android报废了呢?宇宙的丧能量迫切需要出口于是一件事联系到另一件事——bang! 失忆的外星人解决了本月运势不顺的问题。

    说起来,这似乎给永久性解决水逆问题指出了明路……

    16.《第三个女郎》

    第三个女郎

    侦探小说女作家这个角色在波罗系列后期的小说里出现频率还挺高,竟有种阿婆当厌了沉默的作者,想要在自己的作品里冒险一番的感觉。这个角色其实时不时地有种无条理版本的波罗的样子,说着一些别人听不懂但对她自己完全符合逻辑的话,在对外形的打理上大概跟波罗站在量谱两端。

    这个案件特别的地方在于它的大部分重点落在了寻找被害人,而非凶手上。非高科技时代的小说里,冒名顶替简直不费吹灰之力。大概也是黄金时代的神秘吸引力之一吧。

    17.《解除限速》

    解除限速

    布洛克的小短篇,又是跟喝酒有关。

    名字看起来有点敷衍的男人在长途大巴临时决定下车,因为路边有个名字听起来很像“大灾难”的小馆子。他当上了小饭馆的临时厨师、按月付起房租、办了图书证、交了女朋友。他每天喝一杯底的酒。他还是google了那个名字。

    要不是有互联网和google这种字眼的出现,这简直可以是一个发生在六七十年代的逃亡小故事。男人的身后有个不知名的黑洞,虎视眈眈的,所以他的逃跑理由充分。

    18.《骗子的游戏》

    骗子的游戏

    稍微有点黑色、有点达希尔哈密特那种风格的硬汉,偶尔的幽默好像能看到一点未来的伯尼的影子。这是个那种混杂了点爱情的黑吃黑的故事,不过黑吃黑的结果一般是没人能全身而退,不管在食物链的哪一级。

    19.《牛津谜案》

    牛津谜案

    翻豆瓣发现根据这本改编的电影的名字是“深度谜案”了,我明明有印象当年也叫“牛津谜案”来着?

    按你胃,因为这本的宣传角度也是跟数学理论相关的侦探小说,第一反应是想到了之前看的《毕达哥拉斯谜案》,两者其实在具体故事上没什么可比性,但是论把数学和案情融合得比较不生硬的程度来说,《牛津》不如《毕达哥拉斯》,而且《毕》的写法会让人觉得作者对数学真的有深入了解,《牛》的借用感更明显一点。

    诡计上来说,其实就是一部分凶手(或者帮凶)很爱用的把一变二小事变大事把缝衣针丢进草垛里的计谋,不过数学家决定把简单复杂化的时候,是真的会变很复杂。

    20.《我们所触碰的一切》

    我们所触碰的一切

    概念挺有意思的图册。在全球各地找了些人把他们24小时内触碰过的一切物品排列摊开拍照留存,另配一段受访者的小独白。可以先看物品猜受访者职业。

    21.《特权》

    特权

    挺有意思的由小见大类的“案例分析”。作者回到自己的精英高中母校当教员,对新精英团体的继任者和这所学校——通往未来“王座”的大大小小的阶梯之一——里的各色人等做出观察评论:特权的表现之一就是对特权表示淡定、旧精英与新精英的差异、不同性别在特权上的区别体现、新型不平等的平等化表现、师生关系、特权群体既开阔又狭隘的眼界、教育方向的改变……诸如此类。虽然并非描绘同一群体,这也不是虚构文学,但总是时不时让我想起《校园秘史》……

    22. Circe

    Circe

    女性角度的希腊神话retold,从Circe(喀耳刻,古太阳神赫利俄斯之女)的第一人称视角描画了神、她的世界、她的岛,和她遇到过的男性生物们——父亲、英雄、儿子,或者三者皆是。

    众多熟悉的希腊神话人物和故事都一一登场:普罗米修斯在鞭打下流出金色的血液,格劳科斯的背叛和斯库拉化作妖兽时的尖叫,带着尖牙利齿从帕西菲腹中被剖出的弥诺陶洛斯只不过是神们喜闻乐见的另一头怪物,戴达罗斯为circe打造的织布机在他久已不在人世之后传到了帕涅罗珀手中,伊阿宋终于如circe所遇见的那样在美狄亚烈火一样的爱情下另投他人怀抱、史诗英雄奥德修斯在与妻子团聚后过得仿佛PTSD患者,其实只不过是他本性的展现……

    这种用新细节填补了古老史诗未提及的空白和设想英雄还乡之后对他周遭人士带来的后续影响的故事是翻新和使神话“现代化”的有趣方式,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符合希腊神话背景的设定,那种神灵语境下的时间漫长感和对人类、人性置身其外的观察真是字面意义上的“上帝视角”了。

    23.《我已与一万亿株白桦相逢》

    我已与一万亿株白桦相逢

    西伯利亚铁路游记,书用了适合印照片的纸质,照片很美,语言略做作了。

    用章节标题举例说明一下作者的语言风格:

    “如果游荡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只是我的灵魂”

    “我的院子里就是无尽的西伯利亚”

    “我知道那一如她年轻时的味道”

    “世界只剩下舷窗外漫漶在一起的颜色”

    ……

    或者可以称作“诗人语言”?总之跟我的预期相差有点远。写到俄罗斯的城市、人、形象,我本来以为会是像干燥冷空气一样质感的文风,结果浪漫主义得不得了,有点不太符合我审美。抛开风格不谈,这种走哪溜达到哪,看看大街观察观察当地人在咣当的火车上看窗外略过的贝加尔湖的随机模式听起来还是很美好的(我特意用了“听起来”,因为实际操作起来美不美好就因国家而已了)。作者经常打挺风趣的比方,调侃爱糖的俄罗斯人“壮硕的身体里,一定也有一片浩瀚的胰岛,像萨哈林那样大的胰岛。”说自己的鞋子混在一堆俄国大兵的黑皮靴里,“像是淹死在一群海豹之间的两只小企鹅”。学俄国人喂鸽子时,“想当然第一位应当把面包屑捧在手心看鸽子们优雅地飞起来美丽地啄食”,结果“它们都飞了起来,……恶狗一样全扑在我的身上,踢得我满脸脚印。”

    所以那火车上有电源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八月书单(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aoe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