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午餐时,杨科同学的妈妈给我发来消息,打听开学考试的成绩,我知道她的用意,给我传递一下负能量,顺带找一下平衡感。
她家孩子最初和杨科不相上下,后来见缝插针般不停补课,成绩比杨科好了很多。最初她非常喜欢向我抱怨,成绩好了后,果断撤离,现在孩子成绩下滑了,她又来了。
她的负能量影响不了我,我能理解她的焦虑,但我不会用她的方式对待孩子。她孩子这次照样比杨科好,只是相比以前有所下滑。她说这样的成绩咋办,能考上哪,考不上就去打工了。我宽慰她,冲刺阶段,莫给孩子太大压力,他们心里有数的。她不停叨叨:数学一直补,我挣不到钱了,我也还要生活,这个状态不愿意为他白花钱了,太伤心了……
我问杨科这位同学的状态怎样,杨科告诉我,非常不好,估计有轻度抑郁,经常睡觉大喊大叫,有一次半夜起来敲宿管阿姨的门,非常用力,把宿管阿姨吓坏了,门都不敢开。他妈妈不断给他高压,他变得相当敏感,每次出成绩,都如临大敌。
这位同学经常向杨科吐槽,说他妈要逼死他,成绩稍微有点变动,他在家的处境就相当痛苦,成绩就是他妈脸上的晴雨表,他妈从来不在乎他高不高兴,只在乎他有没有学习。他每次放假回家唯一的念想,就是可以摸下手机。
杨科说有一次老师请他妈妈来学校,阿姨的脸黑得瘆人,一副想要把他同学杀了的架势。杨科突然转向我,“妈,两相比较,你显得仁慈多了,”我说,“不不不,主要是你有个好爸爸。”
“爸爸就是杨科生命里的贵人。”女儿恰到好处地冒出这句话,我呆了一下,接话道:“爸爸也是你的贵人。”是啊,杨先生在对待孩子方面,我真的挑不出任何毛病,相反,杨先生给孩子的爱,在某种程度上,也治愈了我童年的创伤,让我变得温和柔软。
我对我爸的记忆,害怕和责骂快要占满了。我稍有不对,就是冷眼相待,再过份点,就是言语伤害……我从小就盼着长大,一直想嫁得远远的,以后少见面,我如愿以偿了,但我并没有赢。当我爸用言语伤害我的时候,我就在心里暗暗发誓:我以后一定要好好爱我的孩子,决不会用这种方式对待他们。
但很好笑,我活成了自己讨厌的人,孩子一犯错,我除了言语上的暴力,还有高高扬起的衣架,每次杨先生都很无奈,事后他都会极尽温柔地安抚孩子。
有一年我们回老家,弟弟悄悄告诉我,爸爸衣兜里随时揣着一封我以前写给他的信,我好奇去查看,果然有,信纸好像被水浸过,一定是洗衣服时忘了取出来。我鬼使神差地把这封信拿走了,杨先生说你不应该拿走,这是老爸对你的思念,其实老爸很爱你,只是你们都不肯低头。今年回家,我要把信再放回去,不知老爸看到信不见了,他是否失落过。其实老爸一直在弥补,这我都知道,那些伤痕早已愈合,可我很难克服那些恐惧。
我经常羡慕两个孩子,“你们真好啊,有这么好的爸爸。如果我爸当年这样待我,可能就没有你俩了。”
经常关注我文章的朋友都知道,前几天杨科在学校打架,三拳打掉一千块。我第一反应就是想把孩子收拾一顿,但杨先生果断做出决定:虽然打人不对,但我们要站在孩子身后,鼎力维护他。他把善后做得妥妥的,我佩服他的气度和三观。
他第一时间向孩子家长道歉,表明我们的立场:抓紧检查,费用我们出。孩子爷爷奶奶把检查费告知杨先生,因老人不会使用微信支付,杨先生只好送现金上门,买了水果和牛奶,还和老人交谈了一个多小时,后来班主任得知我们的处理结果,由衷地称赞,“你们这些家长处事是相当不错。”(言下之意就是孩子太不听话。)
孩子回家后,杨先生和颜悦色地和他聊了很久,告诉孩子遇事要理智要冷静,“打赢出钱,打输住院”,这种双方都不讨好的事以后尽量避免,心胸要宽广。
我问杨先生为什么能如此淡定,他说青春期的孩子冲动犯事是很正常的,再说这事也不是杨科全错,如果你不能理解他的情绪,他长期压抑对他心理成长不利,我们都是从这个年龄段走过来的,这个时候,如果父母不给他支持,孩子就孤立无援了……
我把以往发生的很多事情细细捋了一遍,越发觉得这句话很对——“爸爸是杨科生命中的贵人”,如果没有杨先生,杨科不可能在承受高压的情况下还如此乐观,他说,“爸爸永远相信我,总说我下次一定会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