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语言的艺术

语言的艺术

作者: 上官飞鸿 | 来源:发表于2023-05-08 06:05 被阅读0次

战国中期,魏惠王去世了。按照惯例,君王驾崩,要举国披麻戴孝,风光大葬,哭丧三日才可以。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当时天气非常恶劣,下起了鹅毛大雪,路面因为低温又结了冰,人走在上面寸步难行,更何况寒风呼啸,人穿上棉袄还瑟瑟发抖。这种情况下,根本不具备马上出殡的条件。

文武大臣们面面相觑,不知道如何是好。大家想来想去,觉得应该向当时的王位继承人魏襄王提出建议,表明当时全城抬棺出殡发丧的难处,建议最好推迟葬礼举行的时间。可是,他们话才说了一半,就遭到了来自魏襄王的严厉呵斥,只得败兴而归。

就在大家伙儿一筹莫展之际,一个大臣提出去找一下当朝宰相公孙衍出谋划策,看看他有什么高见。公孙衍其实心里对这个事也早有打算,只是他也不知道如何更好地劝服魏襄王。于是,公孙衍找到了另一个人,那就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辩论家惠子。惠子听了公孙衍的表述以后,略一思忖,就接受了劝服魏襄王的这个重任。

事不宜迟,惠子马上就去找魏襄王说:“大王孝敬父母,办丧事心切,不想推迟葬礼和出殡的日期,这说明大王您忠孝两全,人格伟大,做事做人都可以作为所有老百姓的表率与模范。大王所作所为,实在是令我感到非常敬佩。”

魏襄王说:“既然如此,关于这件事,先生就无需多言了。”

惠子接着说:“然而,孝敬父母更应该尊重父母的心愿才是,不可违背父母之命而独断专行啊。当年西伯侯的父亲去世了,他马上就举丧出殡。可是,怪事发生了:棺材入土以后,当天夜里大雨倾盆,雨水直接把已经入土的棺材又冲了出来。大家见了都非常害怕,以为接下来肯定会有什么可怕的事情发生。可是,西伯侯却说,这是父王不愿早早离开我们,想再和我们相处几天。于是,他就命人把棺材抬回大殿,摆放在朝堂里三天三夜。等到天气好了,这才重新让逝者入土为安。”

魏襄王听了说:“那么,先生的言下之意是什么?”

惠子说:“如今天降大雪,封山封路,出行极为不便,这就是先王留恋人间的表示啊。既然如此,大王您何不尊重先王的这个意愿呢?就让先王多看几眼我们魏国的大好河山吧。这样一来,天下的老百姓不但不会责备您哪里做得不好,反而会处处赞扬您有情有义啊!”

魏襄王听到这里,不禁眉开眼笑,连忙说:“先生言之有理,寡人这就按照您说的,顺从先王的意愿,推迟出殡的时间。”

三天之后,天气晴朗,风和日丽,国葬顺利举行,全城的百姓对魏襄王体谅大家的做法交口称赞。

惠子对魏襄王的劝说过程,完美地体现了语言的艺术与力量。有时候,话说得巧妙,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与其摆出各种客观上存在的困难,倒还不如换一个角度,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说到对方的心坎里,让对方觉得你就是在设身处地地为他着想,从而让你的想法真正地打动对方。四两拨千斤,全凭一张嘴,语言艺术可谓是博大精深啊。

相关文章

  • 语言的艺术

    说话,要么让人听着舒服,要么能解决问题。两者都不能,说它干嘛?损人不利己的话少说,事少做。 说话,做事情时,不要急...

  • 语言的艺术

    急事,慢慢的说; 大事,清楚的说; 小事,幽默的说; 没把握的事,谨慎的说; 没发生的事,不要胡说; 做不到的事,...

  • 语言的艺术

    今天看了室友几篇关于语言艺术的文章,颇有感慨。 以前我们经常会听到某某说:“我说话直,你别介意”...

  • 语言的艺术

    相声演员经常说:相声是一门艺术,讲究说、学、逗、唱!其实,语言本身就是艺术! 同样的一段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达方...

  • 语言的艺术

    你说话让人舒服的程度,决定了你的高度。

  • 语言的艺术

    校园里有一道靓丽的风景,那便是办公楼前教师练字的黑板。学校为了提高老师的基本功——粉笔字,特地在每个办公室前挂了一...

  • 语言的艺术

    从很早很早的时候 我就觉得自己有点情商低 因为我不会说话 很不会说话 我尝试着改变 但有时候说出来的话就是不过脑子...

  • 语言的艺术

    中国说话为什么要转弯?究其根本原因,也许是中国政府的风气

  • 语言的艺术

    张亚辉【语言的艺术】沙龙分享:通过沙龙看到语言的重要性。语言艺术的核心包括发心,利他和共赢。听了先生解读剖析自己为...

  • 语言的艺术

    语言是门儿艺术,周末下午的朋友圈里,注意到薛冰老师发了四张陈旧书籍的图片,给了一标题:奋战不是混战。细看这四张图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语言的艺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auk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