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每一个人,都能记得住前世的约定,愿意化身为莲,结缘今生,就算是跋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也会守候在相逢的那一个路口。在时光的阡陌上,来来往往的人流,还有那不知名的草木上,在乱花迷人眼目的时候,一个转身就是擦肩。但是,人生总是有一种无法躲避的“东西”,这种说不清楚的“东西”,就是缘分。这种缘分,让我在二十多年前,有幸结识了有着多年军旅生涯的军旅作家王培静先生,也让我更有幸,能更多的读到了他那默默地诉说着故乡往事,诉说着难以忘记军旅生涯的的情怀,诉说着阳光般的心境,诉说着幸福人生的多部小说集《秋天记忆》、《怎能不想你》、《王培静微型小说选》、《向往美好》《王培静小小说选》、《替我叫他一声哥》、《寻找英雄》、《幸福的感觉》、《编外女兵》、《谁不愿做只飞翔的鸟》。
特别是在2017年的初春,我更有幸读到他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获得“第七届小小说金麻雀奖”获奖作家自选集《军魂》,我真的是如沐浴在春风之中,尤如读到他的家乡山东平阴县偏辟山村的那一池清莲。
王培静先生作为一个有着多年军旅生涯的军旅作家,他的笔触一直更多的是伸向对军人形象的塑造。而在现有的军旅作家中,真正致力于小小说创作的人并不是太多。相比而言,他的文学艺术创作之中,小小说所占的比例要更大一些,这种创作取向,让他的小小说中站立起了一大批个性形象鲜明的人物。同时,他的小小说创作非常注重叙事策略,正如别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王培静的小小说,无论是书写军旅生活,还是描摹世态万千,均能从小处着笔,大处着眼,以其新颖独特的视角与质朴简洁的叙述,真实的表现生命的磅礡大气和人性的复杂多变,具有一定的思辨意味”。“王培静的作品充盈着一种光明和向上的正能量,他着力抒写的是普通人的微光闪亮和小人物的英雄情结。”
纵观培静先生的文学创作之路,我们不难看出,他的小小说作品选材实在,写法朴实。我深感“实”是他的文学创作特色。可以这样说,如果把他的文学创作履历看成是他的生活履历,我们起码也能看出这是他生活轨迹的文学化表现。因此,我很愿意认为 他的小小说作品,都是发生在社会基层和自己的真实经历与感受。真实的生活,是他文学创作的源泉。
守黑方知白可贵。文学终有它自身的规律与要求,一味的照搬生活,那不是文学。他深知,守正还要出奇,好人物,好思想,好情感,更是离不开让人喜闻乐见的阅读兴趣,文学必须在平凡之中寻求点睛之笔。因此,在他的行文、选材之中,始终关注 现实生活,其创作手法朴实,少见刻意,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守正出奇。毕竟,“文看似山不喜平”。言之不文,行之不远,他知道,尊重读者是文学,起码是宽泛文学所需的要旨,只有让读者获得阅读的快乐和收获,才有可能达到沟通和交流,才有可能寓教于乐,才有可能文而化之。于是,我们才能看见他在具体的小小说文学创作实践中,精心设置的那些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场景和细节。
在他小小说叙述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他所描写的纷繁军旅往事,父亲、母亲,故乡的亲朋好友,眼泪欢欣,人生的感悟思考,都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相连,都强调了“心”的力量。可以这样说,作为一个“有心人”的军旅作家,他尽情地在小小说的世界里表达着自己想要表达的理想的东西,但是,为力求自己的情感真实感人,受到作者的认可,又必须从生活中索取真实素材,在之后的创作中按照自己的构思去匠心独运。在他的小小说创作中,传达出了一种充满着一种光明和向上的正能量,充满着对故乡的血脉亲情,对战友亲如兄弟的友情,充满诗意的生活,是一种难以用言语表达出来的人生感悟。从这些作品中,我们都能清楚的看得出来,王培静先生的创作是以“真”为宗旨。它呈现出来的不仅仅是事物表面现象的真,更是一种情感的真诚,合乎自然,发自内心。这样的作品,堪称是中国传统文化土壤里培养出来的“上品”。
近些年来,我时常这样的反思,我们现在有不少的作家,心境浮躁,思维退化,早巳丧失独立的思想,他们的精神摇摆不定,难以形成气候。而坚持写自己身边的人与事,书写自己的人生、坚持真情实感书写的王培静先生,却是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之余进行着真情的创作。而他的《军魂》,就是自己的一种生命的超越,一种人生的姿态,更是他自己在文学艺术创作的琴弦上弹奏出的晶亮的、大美的音符。可不是么,他这次的小小说集《军魂》,就是崇尚自然之美、朴素之美,追求物我两忘之境,善于从从平凡人物的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捕捉诗意,读后,有别样的情怀婉转在心里。
叙身边人与事,说肺腑话,唱心中歌,是他长期以来一直所坚持的创作宗旨。在《父亲的眼光》、《散步》、《全家福》、《母爱醉心》、《借条》之中,有着他难以割舍的挚爱之情结。他浓墨重彩地抒发了自己对故乡,对亲人的奔涌在血脉里的那一种思念。纯朴、憨厚、善良、无私,更是作家对父母亲人生品格的一种讴歌;在那些非常年代的世风、人情及复杂关系的描写,更是对亲人人生履历的一种烘托,这些作品写实也罢,吟诵也罢,抒怀也罢,写意也罢,均能让读者从“我的父亲、母亲”和故乡亲人、朋友的身上,追忆一种慈爱、一种感动,一种欲说还休的相思,并从其人生轨迹之中得到启迪,吸取拼搏的勇气和力量,并于乡情之中泡酽人生,于失意之中浮现憧憬,于暗晦之中展示光明,于苦难之中诞生希望!更能让读者从他亲人、朋友的日常生活中挖掘和捕捉出一种痴情,一种纯真,一种意境。
正如王培静先生的故乡有柳,是一片新绿;也有玫瑰,是一抹鲜红。他在《军魂》中所展示出来的,写故乡,写亲人,写战友,写往事,写感想、写人生体悟等,皆不仅是一种他个人的情绪宣泄,是他对这人世间丑恶事物的鞭打,是他对美好事物的歌颂。这些事物的展现,都是有情,有景,有诗,有境穿插其间,以价值意义的追求为根本。在他的小小说集《军魂》中,他写人写事,叙事物的铺陈,情感的抒发交替着多少酸甜苦涩?多少情思?这是作为一个作家个体生命独临萧瑟西风的深沉感受,这无疑是这本小小说集中的一大亮色。
是的,越是优秀的作家,越是具有思想和艺术上的深邃性,具有坚持个性的不可妥协性。这一切,有时又恰恰是一个平庸的读者所不能理解的。王培静先生没有身处专职作家的群体,不需要期待什么名誉的光环,也不需要那种被尽快认可的快感;他只沉醉在自己的文学世界里,两眼始终盯着自己的文学艺术创作所呈现出来的“好的小小说,能滋润心灵,启迪人生。是人们精神餐桌上的精制小菜,鲜美可品”这一目标,决不游移,其收入《军魂》小小说集中的《战神》、《编外女兵》、》《一碗泉》、《将军的爱情》、《军魂》就让读者细细品味出了他自己忠诚地记录自己军旅生涯中的心路历程,记录他自己奋力登攀的足迹,记录他自己这一个生命个体眼中的独特世界。这种记录的奇异之处,不在于它有多么鲜艳的艺术描写,而是仅仅依靠它的内在气质,依靠作家个体生命的基本特质去作出规定。王培静先生的这些小小说创作,是遵循了自己的初心,寻找到了自己的文学艺术追求的真性。
岁月,湮灭经年的旧历。相逢如初见,回首是一生。小小说集《军魂》的出版,既是王培静先生人生的姿态,也是王培静先生人生的跨越。总体来说,他把自己的渴望变成了弓,搭上了“拼搏”的箭,射向了文学艺术世界创作的远方。我个人认为:他的这本小小说集《军魂》,不仅是他文学艺术创作道路上的一座里程碑,更是他在人生旅途中又一次精品佳作情感的喷发!同时,我更希望培静先生能似一只永远高翔在文学艺术天空里的雄鹰,展开生命的翅膀,在文学艺术的世界里飞的更高,更远!
本 文作者简介:李志能,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成都市郫县作家协会主席。已经先后在《当代文坛》、《西南军事文学》、《朔方》、《散文诗世界》、《新航空》、《华夏魂》、《嘉峪关》、《草地》、《西南旅游》、《剑南文学》、《校园文学》、《四川文化》、《成都文艺》等报刊上发表作品多篇。并有多篇文学作品被《当代四川散文大观》、《笔底波澜----四川省记者散文随笔选 》等多种文集收入。并获得“中国人口文化奖”、成都市人民政府“金芙蓉文学奖”等各类文学奖项20多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