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个也是最后一个不可或缺的问题是:“真正重要的是什么?”
无论是你与同事们进行一场言之有物的会谈,还是做出人生中最重大的决定,这个问题都具有同样的指导作用。这个问题会驱使你在工作和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深入关键点,也会逼你直击生活中的观点、信仰,以及目标的核心。这个问题能够帮助你区分真正重要的问题和微不足道的问题,并能帮你在追求重大目标的过程中撇开细枝末节。
我的前上司、首席大法官伦奎斯特是一个永远紧盯目标的人。我和两位同事工作内容的一部分,就是帮大法官(我们都叫他“酋长”)为口头辩论做准备。为此,我们会阅读律师们为案子双方准备的大批文书摘要,还要阅读“法庭之友”额外准备的文书摘要。所谓的“法庭之友”,通常指的就是那些能为相关案件带来一些额外的专业知识或是观点的人。总体算来,每件案子都要用到几百页的文字资料,需要法官及其助理仔细阅读,以便为长达一个小时的口头辩论做好准备。
绝大多数的法官都会要求自己的助理去准备所谓的“法官席备忘录”,这份文书总结了案件涉及的事实及发展历程,还包括诸多摘要所表述的论点。这些备忘录往往会在结尾处对案件的价值进行分析,再列出一些建议,提出质疑的领域。之所以称之为“法官席备忘录”,是因为法官们要把备忘录带到他们在口头辩论过程中列坐的“法官席”上。不难想象,这些备忘录的篇幅很长,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编号。
伦奎斯特首席大法官并不要求我们去写“法官席备忘录”,而这,也是为他做助理的诸多独特而新奇的好处之一。
他会与负责案件的助理在附近散散步,用这种方法来为口头辩护做准备。这种方法的唯一一个令人有些头疼之处,就是时间的不确定性。(对我来说,这种方法还有可能让我在全美的首席大法官面前表现得像个十足的大傻瓜。)我们虽然知道要在特定日期之前与“酋长”就案件进行一次讨论,但对于这次讨论之后具体何时会接到与他一起散步的电话邀约,我们却无从知晓。
散步的地点选在美国最高法院周围的街区,最高法院是一座装饰华丽的大型建筑,位置就在国会大厦的后面。通过这一次次的散步,我们可以看出包括“酋长”在内的最高法院的绝大多数法官有多么低调。“酋长”偶尔才会被人认出来,而且认出他的人还是《纽约时报》专门报道最高法院事宜的记者琳达·格林豪斯。每次散步时,我们都会遇到来参观最高法院的观光客,他们之中从没有人认出过“酋长”。记得有一次,我们正从一群喧扰的中学生中穿过去,“酋长”对学生的老师提议,不要让学生堵着人行道。这位老师回应的表情明显就是在说:老头儿,你最好还是管好自己的事儿吧。我微微一笑,想道:如果她知道自己是在和谁说话,那可真有好瞧的了!
一次散步一般要花大约20分钟,在散步期间,我们会讨论案子,以及与即将到来的口头辩护相关的事宜。刚开始的时候,“酋长”会询问我们对案子的价值有何见解,然后便开始提问。这些问题直指案子的核心。对于那些不影响结果的流程上的细节,以及案子中所有其他无伤大雅的因素,我们是不会耗费任何时间的。我们只要小麦,不要谷壳;只管事实,不顾虚像。“酋长”和我并不总能在问题的答案上达成共识,因为我们俩的世界观大相径庭。记得他曾经一字一句地问过我:“等等,你说什么?你真的这样以为?我是说,你没在开玩笑?”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他提出的问题总是直指要害,与史蒂文斯法官在口头辩护中所提的那种问题非常相似。
“酋长”果断撇开大量信息,辨认关键问题和难点的能力的确超群,这也是他能够成为一位如此成功的律师,并当选为最高法院大法官的一个原因。另外,他拥有丰富的经验,我当上“酋长”助理律师时,他已经在最高法院工作了几十载,因此有许多机会历练。毋庸赘言,是才赋和经验帮助了他,让他能够快速识别出什么才是他所判的案子中最重要的因素。
虽说如此,“酋长”的思维方式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对待生活与对待案子的态度别无二致。很明显,对于生活中每一个领域真正的重点所在,他都有过考虑。
人们往往很容易忽视真正的重点。
我们或许太过注重常规,并因此而分心。或许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无关紧要的细节上,对摆在我们面前的有难度和挑战性的工作却不予面对。又或许积累了太多的压力,因压力而分心或是难以集中注意力。在所有这些情况下,问问自己真正重要的是什么,是很有用的。这样做能够帮助你摈弃规矩的束缚,鼓起勇气面对艰难的工作,重获辨认重点的平和心态。
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在学校,询问自己和他人真正重要的是什么,具有同等作用。这个问题让你得以摒除那些分散注意力和偏离主题的因素,以及无关紧要的细节,让你将注意力专注在必须要完成的、既实际又重要的任务上。
————————
这是《关键提问》主题分拆阅读的第6篇,希望每天的主题能给您带来启发、让生活更美好、工作更优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