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离退休年龄还很远呀。可是,只要一拿到很有挑战的项目,内心就一遍遍的跟自己说,等到某某时间,我一定躺平了,退休回家养老去。
每当自己这样想时就觉得很奇怪呀。
能交到我手中做的项目都是第一次做、有新设计、新应用,很有挑战性的项目。做这种项目不确定性因素多,周期长,需要验证的内容多,而且比较复杂,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专注,直至项目结束。
这种心理不利于项目进展。仔细回想下,这么多年项目做下来,以前哪怕没有现在的经验,做起来也没有现在这么痛苦的心理体验,而且工作仍然是自己喜欢的工作,到底这种心理啥时出现的?
近来为解决这个问题,一直在寻找办法,直到昨天读了一本名为《心流》的书,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这本书里奥地利的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说到这么一句话:

“不要以成功为目标——你越是对它念念不忘,就越有可能错过它。因为成功如同幸福,不是追求就能得到;它必须因缘际会……是一个人全心全意投入并把自己置之度外时,意外获得的副产品。”
这句话一下子点醒了我,在做这类复杂的项目时,我内心担心会出现未知的纰漏。以前自己每接一个新项目,内心跃跃欲试,从来没有想过万一有纰漏怎么办?万一出现问题怎么办?而是把所有的专注力倾注于项目中,所以项目大都很顺利的完成。
可是,在近来的几年中,只要发现有不完美,需要设计改进的地方,就会被Boss大骂。记忆最深的一次,Boss来到我们办公室,拿着同事出的图纸,扇着自己的脸问我们,这么简单的图纸出成这样,居然还签字通过了,脸可会疼?
我记得自己很平静的接过图纸,看了下他说的问题,发现没啥大的问题,按照国家标准就应该这样出,图纸要求清晰、明确。他不懂,解释又没用,只能说,以后逐步改进。他情绪崩溃的大发一通火走了,我在后面给同事们做心理建设,都不是大事,以后咱们工作做的更仔细些。都别怕,有问题咱们改,没问题咱们继续保持好的工作习惯。
我觉得自己心里素质挺好,而且也很清楚的知道,新设计的东西,不可能做到完美一百分,不可能方方面面都考虑的极其周全。
这是人在做事情,不可能通神。一个比较完美的设计,一定是经过不断改进设计、优化设计后才能出现。
只是被骂的多了,内心不自觉的渐渐就出现了这样的顾虑,担心考虑不周全,担心出现新的、未知的工程问题,而被骂。再也不是像以前那样专注于项目设计,专注于解决工程问题。
这样的心理,消耗是很大的。本来设计就是一场未知的路程,要穿越迷雾,要把不确定性转化为确定性的实现,能量消耗很大。 再有这样的顾虑和精神内耗,真的是工作进展中很大的阻力,也严重影响自己的生活幸福感。
只是,我做的就是这样的工作,这样心理无异于自己的绊脚石,我要克服,要给自己做心理建设。要训练一种更利于自己工作的心理。
首先第一步就是记住上图弗兰克说的一句话:成功是多因素的因缘际会,不是自己做好一方面成功就来了,而是各个方面都天时地利人和才会出现。
就像我的偶像在他的签名里写: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原来他早就悟透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