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地理解一场战役,往往要根据史料抓住双方的不断变换的战略意图以及主要矛盾点,理解起来才快。
以淮海战役举例:
第一阶段
共军意图:歼灭国军有生力量,打小淮海
国军意图:收缩防御,寻求与共军决战
主要矛盾点:
1.黄百韬兵团在收缩兵力的过程中,为了等从连云港方向来的44军,驻留在运河边的新安镇,在两天的等待时间里竟没有在运河上架设浮桥,致使兵团过河速度极为缓慢。
2.新安镇西北方向的国民党第三绥靖区副司令何基沣张克侠起义,黄百韬兵团西北屏障瞬间消失,华野长驱直入。
3.徐州剿总司令刘峙命令驻曹八集的李弥兵团协防徐州。
结果:失去曹八集这个最可能的支援点,黄百韬兵团在碾庄被华野追上并合围。
第二阶段
共军意图:完成"小淮海"的战略目标,吃掉黄百韬兵团
国军意图:救援黄百韬兵团
主要矛盾点:
1.刘峙昏招迭出,命驻扎宿县的孙元良兵团紧急协防徐州,宿县为徐州至蚌埠的铁路交通要道,津浦铁路枢纽。
2.中野轻松占领宿县,切断了徐蚌之间的铁路枢纽。
结果:东有华野,西有中野,南边的铁路大动脉被切断,整个徐州剿总兵团成为孤师。
第三阶段
共军意图:改小淮海为大淮海,决定一举吃掉国军在徐蚌地区的重兵集团,60万 VS 80万至此才拉开序幕
国军意图:救援黄百韬兵团,同时打通运输大动脉,解除困境。
主要矛盾点:
1.刘峙并没有利用手中暂时的兵力优势集中突破,而是分兵救援——孙元良兵团驻守徐州,李弥、邱清泉向碾庄方向突破去救黄百韬,南线的黄维兵团救宿县,南线的李延年、刘汝明兵团按兵不动。
2.华野在碾庄快速集结了超过40万兵力,对李邱兵团(16万人)形成局部多打少。
3.中野在南线集结了17万人,对黄维兵团(10万人)形成局部多打少。
结果:李邱兵团打不动华野包围圈,黄百韬军团覆灭,黄维兵团在双堆集被中野合围。
第四阶段
共军意图:全歼徐蚌地区国军主力
国军意图:要么在徐州集结兵力与共军决战,要么保存实力迂回向蚌埠淮河一带撤退(三军之灾,生于狐疑)
主要矛盾点
1.徐州剿总副司令杜聿明对蒋介石的战略规划有很大分歧,杜主战,蒋主撤,杜最后接受了蒋的意见。
2.杜聿明带着剩余的三个兵团(即李延年刘汝明兵团与孙元良兵团)向西南撤退时,蒋介石却中途变卦要求杜聿明兵团转向濉溪口攻击前进,去解救在双堆集被围的黄维兵团。
结果:黄维兵团覆灭,杜聿明军团30万大军被华野中野以优势兵力合围于陈官庄,很快覆灭。
可以看到,一场战役是在双方不断更新的战略意图之下出现一个又一个新的矛盾点,这些新的矛盾点又直接或间接的反过来影响双方,促使其继续更新其战略意图,最终导致其中一方(或双方)接近(或达到)其最终战略意图的过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