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好#李冬梅#20200923日精进第2天】
表现分:10
今天我很勇敢,很努力,我没有对孩子发火,能看到孩子优点。
当你从另外一个角度审视孩子的时候,你会发现他的身上有那么多的优点,和所谓别人家的孩子相比,我的孩子也不差。和孩子聊天的时候,会被自己的情绪感动,会被孩子的知识渊博感动,会被孩子的坚持感动。
今天孩子的作业很多。他为了能尽快的完成,让我给他放一首劲爆的音乐作为背景来,说是可以写的快一些,写完好去上体能课。
由于用力过猛,写到一半的时候他感觉很恶心,躺在床上休息了一会儿也不好,要是在以往,我可能会对他施以压力或者甚至大发雷霆,但是今天没有。站在他的角度上,我想了一下,如果是我短时间内完成那么多的工作也会很累吧。于是我带着他去附近的亿便利超市给他买了一些吃了不会胖的零食。他很满足,吃的很开心。
儿子请求我说,我今天可以不去上体能课吗?我没有直接拒绝他,而是跟他说,你现在马上就要把语文写完了,数学就上完课再写吧。小海老师为了能给你上课,都放弃了休息时间,他大老远的来,你请假了,这样太不好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6910078/106a3d8031b83af8.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6910078/7b1a0e2f54c57da1.jpg)
儿子是听话的,懂事的,还是跟着我来了。但是前提条件是我允许他吃一个小零食。
在路上,儿子跑过来跟我说,妈妈,你知道吗,刚才我看到一个和爸爸穿一样工服的人,我差一点就叫出来了!
你要叫什么,不会是叫爸爸吧?
他说是,我差一点脱口而出叫爸爸。
你是不是太想爸爸了?
嗯,我是太想他了。 说着的时候,眼里还含着泪花。
我知道儿子对还对爸爸是真正的想念,这爸爸刚出去学习两天,他就开始这么想了。他们父子俩之间的爱常常让我感到很感动(今天这个词用的太多了)。
体验到:
是自己的东西就努力的争取,剩下的交给佛祖去分配。
学习到:
⾮暴⼒沟通的四个要素
分别是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举个例⼦:“我发现你今天早上的会议迟到了”,这是观察。
“我很失望”,这是感受。
“因为我希望我们的会议能够得到⼤家的严肃对待”,这就是我需要。
“你可以不可以,明天早⼀点到?”,这就是请求。
观察
句式:当我(看、听、想到)...
1、观察就是说出客观事实,⽽不要评论。印度哲学家克⾥希那穆提,曾说过:不带评论的观察是⼈类智⼒的最⾼形式。如果你⽤“评论”去沟通,那么对⽅就会只听到评论,就会反击。
2、区分观察和评论。如:“你怎么总是邋遢”,这句中包含的“总是”和“邋遢”,两个词都是评论,⽽表达观察,可以这样说:“我看到你这礼拜有三天回家就把⾐服扔在沙发上”。
3、道德评判是暴⼒因素,让我们陷于是⾮之中,将⼈看作是好⼈、坏⼈,正常或不正常,负责或不负责,聪明或愚蠢等等。如果有⼈开⻋冲到我⾯前,他就是“混蛋”;如果⼥朋友想要多⼀些体贴,她就是“太粘⼈”。这样的评论暗藏着我们的价值观和需要,但我们不能⽤道德来绑架对⽅。
4、我们误以为,要让对⽅改变,就要把话说的⾜够狠。对⽅歌可能会产⽣逆反⼼理,也可能会⾃暴⾃弃,还可能会变成讨好者,看你的脸⾊做事。
感受
句式:我感到...
1、我们不擅⻓表达⾃⼰的感受,⼼灵是被压抑的,认为表达感受就是⼀种示弱,我们往往更习惯性的倾向于攻击对⽅。
2、示弱并不是真的弱,⽽是⼀种⼼理强⼤,我敢于⽤真诚的⾃⼰去⾯对你。示弱,更容易获取对⽅的同理⼼,也更容解决问题。
需要
句式:因为我需要/看重....
1、需要是感受的根源,我们产⽣了伤⼼、愤怒等感受,是因为我们的需要没有被满⾜。我们很容易将造成我们不爽的感受,归因于他⼈的⾏为,从⽽⽤感受来绑架对⽅。。
2、指责、批评往往暗含着期待。对他⼈的批评实际上间接表达了我们尚未满⾜的需要。
请求
句式:你能不能...
我请求你....
1、有时需求还太过抽象,要提出具体的请求。以便便对⽅方明确知道要怎么做, 才能满⾜足你的需求。
2、“请求”并不不是说服别⼈人的⼿手段,⽽而是⼀一种和他⼈人的相处模式。我⽤用最真诚和爱,请求你的共识,同时,我不不会强迫命令你,我会尊重你的选择。 3、如果我们跟孩⼦子从权威的⽅方式,改变成⾮非暴暴⼒力力沟通的⽅方式,要给对⽅方时间。因为对⽅方可能还误以为,你还是原来的你,那个经常命令他、控制他的 那个你。他需要时间来忘记那些不不快乐。
来个例句吧:
你出发的时候,和我说儿子床边的窗户晚上他睡觉的时候要关上,别着凉了,鱼缸里的鱼别忘记喂,当时我感到心里很难过,因为我想让你也给我一些关心,告诉我别太累早点睡。
【明日三只青蛙 】
完成今晚列好的工作清单
听课一小时
运动/读书一小时
![](https://img.haomeiwen.com/i6910078/00cceb07e484939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