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预嘱,就是让大家规划自己的死亡,让我们为自己规划一个有尊严的死,而且是最少痛苦的死。
如果可以,我选择有尊严的死去.而有尊严死一种方式就是安乐死,但在我国还不是合法的.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目前,只有荷兰,比利时,澳大利亚等 国家是合法的, 瑞士和美国俄勒冈州的法律则允许间接或消极安乐死。
去年日本一名女子在瑞士进行安乐死全过程曝光,从清醒到死亡,仅4分钟,临终对着镜头说”谢谢”.
如果不是活的太痛苦,可能没有人会去选择死亡,毕竟人生就是一场向死而行之旅.
不管是什么原因,但其中一定有一种病痛的折磨,你不到最后一刻永远无法体会到那种没有尊严的活着有难过.
去年突发脑出血的父亲离开,从生病到离开.
这个过程让我无数次想放弃,不是因为其它任何原因,只是因为太痛苦了.看着的痛苦.
在中国更多亲人的无法放弃只是为了安慰自己的一颗心,毕竟人还在,不管他过的好与坏.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所以我特别欣赏洪晃的生前预嘱, 生前预嘱,就是让大家规划自己的死亡,让我们为自己规划一个有尊严的死,而且是最少痛苦的死。洪晃说他们认为:尊严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件事,而死亡本身也是需要尊严的,是每一个人尊严的最后一次表白.
生前预嘱协会,也是为了让我们中国人知道:我们可以去规划自己的死亡,我们没有必要回避这个话题,我们只要知道:我们自己想怎么死去。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我们来看看洪晃分享的她的”五个愿望”,看看她是怎么规划自己的死亡的。
她告诉我们首先要问的第一个问题:“我要什么样的医疗服务?”。
洪晃的选择相信也是我们大家的选择:
坚决不要那种低效能、高痛苦的医疗服务。虽然当人快要死亡的时候,会有一种求生欲:可能我们会想尽最大的努力去延长自己的生命。但是我们也知道,死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洪晃说出我们大部分人的心声,我们都不希望在生命最后阶段在医院中痛苦的度过,希望我能高高兴兴地该干什么干什么,最好能没有痛苦地把最后想做的一点事给做完。
<遗愿清单>中那两位身患癌症的病人,机缘巧合之下相识结为好友。二人在人生剩余的时光全部用来完成他们内心所想的“遗愿清单"
把一生想做没做的事都在最后的时光全做了,彻底地享受了一次人生。
最后微笑着离开.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洪晃的第二个问题:“我希望使用还是不使用生命支持治疗?”
什么叫生命支持治疗?直观来说就是插很多管子。比如你已经昏迷了,要不要人工维持生命。如果在医院看过最后治疗的人相信都会选择"不要"
在最后昏迷的阶段,你可能再也没有尊严可言,浑身上下都没有衣服,躺在那里,嘴里也插着各种管子,除了有一个躯体没有任何其它.
我曾经跟老公说过,请答应我,如果有这么一天,请不要治疗,请让我静静离开.
第三个问题:“我希望别人怎么对待我?”
当你临终的时候,你希望别人怎么对待你。我希望在最后给他们留下一点怀念,希望他们静静看着我不是最糟糕的样子,和我悄悄的说说话.
第四个问题:“我想让我的家人知道什么?”
洪晃在演讲中提到,这一条实际上就是说,你要告诉你的家人你死了以后,你想让他们怎么处理你的死亡。她的答复是:我想接着“晃”,所以拜托把我火化了,然后把我洒到海上,这样我才能接着“晃”。你把我埋土里,我就“晃”不起来了,是吧?我呢,特别希望少一点仪式。
就我个人而言也是如此,因为我曾经在农村参加一位老人的葬礼时,看到老人灵堂在那里,而所有的来客在另一边吃喝聊天,因为真正难过只有几个家人,而其它人只是一种形式,,这种形式真是一种可笑的样子,我宁愿自己一个人走,不要仪式.
最后一个问题,是你要问自己的:“我希望谁帮助我?”
其实到这里,我们大概已经明白这个生前预嘱。因为到你临终的时候,这些个人想法可能会受你身边的人影响,可能会很混乱,家属啊大家啊,都有意见。而有了这个生前预嘱可能就简单多了.
这些就是都是洪晃在星空演讲时提到自己对自己死亡的规划。
也是那一天,我才明白不仅可以选择如何生活,也能选择如何死.当有一天,我们无法对自己的生命掌控时,我希望可以有这样一种方式帮助我选择死亡的方式.
也再次告诉我生命的重要,提早完成自己的”遗愿清单”,好好面对死亡.真正实现”善始善终”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而<只有医生知道>这本书也提到当来某一时刻,我没有能力亲自表达自己的意愿的时候,在清醒之时签署”生前预嘱””能保证我们真正通过自己的意愿决定临终方式的各种问题.因为不如此,你将无法决定当你不能决定时,外力,你的孩子,医生都只能尽力抢救,身上插上各种管子,全身上下光着只有一张白被单,而如果无法自主排便,你还需要时不时清个肠,小便全靠导管,也无法进食只有依靠胃管灌输营养维系生命,你没有任何意识,没有亲人在身边,只在24小时亮灯的ICU,你不能动,不能说甚至可以说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也许你也会想说,我可以跟亲人说,就像书中那位作者的奶奶,她拉着孩子的手说,如果那一天一定不要抢救我,让我平安的走,因为她觉得提前说死不吉利,但是如果没有这个”生前预嘱”对于家人离去终将是一个艰难的选择,把这个选择权交给他们是让亲人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可能余生都会影响他们,甚至超过本身死亡带来的悲伤.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其实人生死亡与出生,成长,衰老一样,都是一种必然,而我们最缺乏的就是死亡教育,只愿意谈生,不愿意说死,其实万物生息,没有息哪有生,都说向死而行,不管是多远,终将来临.
我们唯一能做就是让自己的人生无痛中清盘,在有准备过程中让生命帷幕缓缓落下,即使有一天我没有自主决定的能力,依然有一张”生前预嘱”帮我善终,依照我曾经预想过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
来我无法决定,但走一定要按照心之所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