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预嘱
文/梁嘉琪
有尊严地离去,也是热爱生命的一种形式。
人大代表张兆安近日提交了《关于倡导生前预嘱提高生命质量的建议》,他认为,倡导生前预嘱,可以给社会和个人提供一种自主愿望下缓解临终痛苦和死亡焦虑的选择可能,这既是一种个体的人身权利和精神需求,更可减少社会医疗资源无度浪费,减轻患者及家人的身心痛苦和经济负担。
百度上说,生前预嘱是指人们事先,也就是在健康或意识清楚时签署的,说明在不可治愈的伤病末期或临终时要或不要哪种医疗护理的指示文件。
气管插管、心脏电击、心肺复苏、呼吸机…
其实这些对一个将要去世的人伤害很大的,比如,心肺复苏,因为老人的骨头比较脆,医生在做心肺复苏的时候很容易吧肋骨摁断…
“宰女尔的坚持下,医护人员给林丽重复地做着心肺复苏,足足持续了十几分钟。
老人骨钙流失严重,身体浮肿,以至于肋骨被压折了两根,胸口留下一个拳头大小的坑。
最终,老人还是离开了。
一年前,因为肺部感染造成急性呼吸衰竭,林丽被家人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切开咽喉,插上呼吸机。
这一插就再也没有摘下来过,后期严重的时候,除了呼吸机,林丽还需要插入胃管、尿管、胆囊引流管、鼻饲管、静脉留置管…
生与死,就在这些管子之间。
当这场旷日持久却又注定失败的拉锯战最终结束后,女儿发现,母亲的身体早已像战场一样满目疮痍。”
这是我在法治周末看到的一则新闻。
其他地方不清楚,就我所知大多数广州人都是死在ICU的。
“中国传统孝道让我们习惯去延续亲人的生命,因为害怕面对死亡,却不能体会亲人此时生理和心理上所经历的煎熬和痛苦。‘生前预嘱’能改变我们对于死亡的想象,改变面对死亡时的方式,让我们对生命有了更深层次的看法,在生命尽头感受到爱与关怀,感受到个人意愿的被尊重。”张兆安在《关于倡导生前预嘱提高生命质量的建议》中写道。
以盡量自然和有尊嚴的方式離世,是对生命的珍惜和熱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