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我妈妈写的文字:
我出生在一个富有、幸福、美满的家庭。有两个哥哥和四位姐姐,我最小。我的哥哥姐姐们结婚后分别在天津、张家口、宝坻生活,二哥在新疆工作。最大的侄子大我三岁,最大的侄女小我五岁。小时候,每逢出去玩,都是大侄子带我们去。
我的父亲很会管家,家规非常严,规矩大。我的母亲特别慈善,很疼人,从不发脾气。两个嫂子特别勤快,尊老爱幼,干净利索。
父亲很会经商,每逢集日,他就早早的,天一发亮不等日头出,吃完饭就推车赶集卖烟叶和烟具。他的买卖做的特别红火,那时候,就盼着父亲赶集回来,因为每次回来都会带回很多好吃的,驴肉火烧、大虾、螃蟹等等;还有一些好玩的新鲜东西,比如娃娃呀,小泥人呀,等等。每逢此时,都特别开心,美美的。
记得我上小学,是在邻村上,一位老师教两个年级。我在那上一年级,大侄子上三年级。后来,五六年级是在离家三里地的县城上。我顺利考上中学,三年的中学生活很快过去,但是报志愿没录取。回村后,村里推荐我去县医院学医,我很高兴,也很喜欢,因为我报的志愿就是学医,没录取时很遗憾。现在机会来了,当然高兴。从此边学边实践。我认真努力,成绩很好,每次实习都排在最前面。我家离县城近,我走读,每次回家都有人找我,给他们看病,针灸,治疗牙疼、腿疼,这是农村常见病,虽然忙活点,但这等于我在实习呀,也就不觉得累。结婚后,在婆家,也就是现在的家,又做上农医的工作,给人民解决了不少的困难,也做了很多的好事。
第一次接触的重病是一个肺结核病人,远门的小叔子,每去他家打针,炕上都有一碗吐的鲜血。病人卧床不起,病危,一家人哭哭泣泣,很是可怜。那人一张口就是吐血,我劝他们要坚强,现在什么病都能治,要自信,战胜疾病。我也给他们找偏方,把头发烧成灰喝,止血,医学名字叫血瘀炭。他大口大口吐血不止时,我顶着大风去娘家大伯家,把大伯家养的三七割来给他煮水喝,也是止血的。他打针,选最大的针头注射,推进去都很困难,推不动。每去他家都安慰一番,该吃就吃,要坚强,一点一点的就会有好转,不要怕,配合治疗。得有一两年吧,他才彻底好了。
在农村,村医不分科,什么病都遇得上。有次,一个女孩的母亲找我看病,是腹股沟长一肿瘤,让她去医院做手术,结果她回来说不愿手术。医生就开药保守治疗,把脓液用针管抽出,再清理干净,再推药,很麻烦。离县城很远,交通不便,她不去医院,就愿意让我给她治。没办法,可是我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很害怕,怕穿到腹腔,很冒险。小心翼翼的给她治疗,用了得一个月,她才好。我松了一口气,当然她也是很感激我了。
还有,接生。生孩子找不到医生也找我去。有一次,一个孕妇从晚上10点多就肚子疼,按理说,有几个小时就生了,可是总也不生,后来考虑难产,说去医院或是找卫生所医生来。因为我没有学过接生,经验不多啊。主家不愿意去医院剖腹产,愿意在家里生。就接来卫生所的医生,结果一看,胎儿是横位。非常困难生下来,很小的一个婴儿,只有暖水袋那么大,还窒息。按常规,给他吸痰,拍打艾灸等。我俩轮流抢救,办法都用了没有作用,仍然没有呼吸。这时,家人和医生都放弃了。婴儿奶奶说,这么小,就是救活了也很难养活,别救了。这时,孩子的爸爸说,唉,还是个男孩。看样子,舍不得扔掉,我也觉得很可惜。我问卫生所医生,还有办法吗?她说,有,咱也做不到,算了吧,白费劲,咱也不会。就是在脐带血管里推强心剂,她不会,收拾东西要走。当时,我想,怎么也是一条性命,只要有一点希望就不能放弃。抢救!一定做到底!我说,我来注射。血管很难找,药量还得适当。针刚注射下去,孩子就“哇”的一声,大哭起来。活了,满屋子的人脸上都有了笑容,别提多高兴了。孩子救活了,总算是活了,没白费劲,虽然我们两人轮流抢救,很累,冬天都冒汗,腰酸疼酸疼的,但我的心也觉得暖暖的。
这样的病例举不胜举,这就是医生。很辛苦,随叫随到,一刻也不敢耽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