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石拐的印记

石拐的印记

作者: 和合的碎碎念 | 来源:发表于2019-02-15 08:18 被阅读283次

    记不得从何时起,每年过春节都要回公婆家,乙亥猪年当然也无例外。

    热闹的年三十之后,正月初二孩儿爸爸要领着他的爸爸和他的孩儿去看看他出生的地方-石拐,那里留下了他16年的少年时光。

    孩儿爸爸的家,最先住在河西,房前有清澈见底的河水,屋后有笔直挺拔的杨树。那一片60年代的老房子至今还在,只是早已废弃不见了烟火。院子里的水缸、破旧的木质门窗、小火炕、大灶坑、旧家具,依稀可见当年生活的印记。

    在房子的后面有几间窑洞,爷爷说这是当年的磨坊。在坍塌的屋檐下,发现了大个的石头碾子,当年繁忙的景象在脑海中一闪而过。

    80年代初,孩儿爸爸一家搬在了马车队,居住条件有了改善。由于煤矿资源枯竭原来的矿区变成棚户区,2010年政府实施棚户区改造,把煤矿工人全部迁出矿区,搬进敞亮的市区楼房。两年前才将旧房夷为平地,拓宽了公路。再也看不到原来的模样,孩儿爸多少有些遗憾。

    继续找寻,来到了爷爷工作了一辈子的地方-石拐大磁留守处,爷爷说他这一辈子的汗水都流在了这里。

    爷爷来到了那栋石头房子前,说是当年日本鬼子侵华时遗留下的煤矿办公室。他们像野兽一样疯狂掠夺中国资源,把煤炭源源不断地运往日本。已经废弃的铁路、火车站就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铁证。

    离煤矿大约500米处有个万人坑,听放羊老人说那时井下经常发生伤亡事故,死人就扔进万人坑。甚至还有口气失去劳动力者也照样扔进去。日本鬼子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罄竹难书。

    日本鬼子投降后,煤矿又回到人民手中从而获得新生。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到本世纪初,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为包钢建设立下不朽功勋。

    当年的生产车间、办公室、俱乐部、澡堂子、食堂、储菜窖经过几十年的岁月蹉跎,依然留有当年的模样,笔直的白杨树依然挺立,当年开拓者留下的石砌建筑依然坚固,这些都见证了老一辈的芳华。

    商业街上配套齐全,照相馆、商场、火车站一应俱全,商场墙上的宣传标语仍清晰可见,爷爷说他不多的工资,大多贡献给了商场。在那个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年代,家里所用的物品,大多来自大磁商场。

    随着地方资源的枯竭,政府的棚户区改造,石拐也成为历史,透过这些被列为保护的建筑,依稀可见当年的市井繁华。

    河西的老房子 石拐的印记 石拐的印记 窑洞 照相馆 大磁职工俱乐部 大磁商场 具有时代特征的标语 大磁商场的木门、木窗 标语 锅炉房 澡堂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石拐的印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bgu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