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汉服与汉服复兴十五问

汉服与汉服复兴十五问

作者: 拾柒年 | 来源:发表于2020-08-23 19:27 被阅读0次

首先对汉服复兴下定义,否则无法探讨。

这里的汉服复兴即为汉服知识普及,汉服认可普及,汉服可以作为礼服或日常服饰的补充出现。并非要人人都穿汉服。

1.历史上哪些朝代的哪些服饰才能算作汉服

首先汉服其实不以朝代论,我们常常说明制,唐制或者等等,是为了区分某一些具有相同特征的汉服,便于交流而已。因为汉服在每朝每代都有他的发展脉络,都会产生时代特点和时代烙印,但是又都在一定的框架,体系,审美里(框架,体系就是指可以找到的共同点)。至于究竟哪几种形制可以被推崇成最主流甚至是代表,就要看时间给我们答案了。具体到哪些朝代的哪些服饰是汉服,这就需要具体实例具体分析,例如汉朝的服饰就一定是汉服吗,不一定,因为汉朝内部也有许多非汉人,那么可以判断,汉朝的官方制定的服饰肯定是汉服,汉朝内部的汉人主要是穿着的肯定是汉服。其实非常容易判别,汉服体系与非汉服体系的差别还是挺大的,一般考古学家判断文物画像或者陶俑是汉人还是胡人基本都是依据所穿服饰来判断。服饰体系的意识是随着族群意识的产生而产生的,然后服饰体系又服务于族群间的识别。慢慢的,这种边界就产生了,汉服与其他民族的服饰就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区别。一开始,大家可能都是杂糅的,甚至于像日本这种,整个都是向中国借鉴过去的,起初与汉服的区别非常弱,慢慢的,和服的边界也产生了。还有部分少数民族,本身就是炎黄部落的分支,起初的服饰体系也是相同,后面也衍变出了自己的风格,不能说一开始的边界很模糊,就意味着汉服不存在或者没有汉服这个概念。这就像问什么是中国人一样,当然是找共同点,找历史框架,一样的道理。

历史上的这些服饰文化问题,不仅是汉服,少数民族服饰,其他国家的服饰也是一样,其实非常难以完全说明白,他就像一团云一样,你能非常清楚的看见他在那里,但是呢,这个云的边界又总是捉摸不定,模模糊糊,这团云,那团云,他的边界到底在哪,其实,我们不应该过多的刨根问题的去探究这个边界,舍本逐末,我们要更多的去看到这团云本身能看见的部分,这样才对我们有利。

2.汉服就是长袍马褂旗袍

只要深入研究,就可以很清楚的发现汉服与满服的区别,他是两种不同但是有交点的服饰体系。尽管满服有汉服的部分元素,但是满服整体上与汉服差别较大,主次关系要搞清楚的,不能说满服吸收了汉服的元素那么他就可以被当作汉服的正常延续了,这个逻辑不成立的。满服与汉服是两种有交点但是不一样的两种服饰体系,并没有直接的承接关系。

3.历史上没有汉服这一概念

参考史料。

4.汉服多次吸收外来文化,例如胡服骑射,已经没有必要区分汉服了,已经不存在汉服了

这个就是另一个极端,典型的一元论了,过度追求纯粹性,是非常狭隘的,一个事物吸收了其他东西他就不是他了吗?那么韩服和服也都不存在了?少数民族服装也吸收了很多汉元素,那么少数民族服装就不存在了吗?汉字多次吸收外来词汇,那么汉字也不存在了?中国人学习西方文化中国就不存在了吗?这种思想太简单化了。一件事物吸收了其他文化还是不是他,这要具体事件具体分析,看其主体是否被稀释,还是说其被主体内化吸收了。在汉服体系的历史上,其主体结构,框架逻辑,发展脉络和审美一直未被稀释异化,而是永远在拿别的民族服饰作为汉服的一种短板的补充。所以我们说,汉服还是汉服,汉服的存在很明确。产生这种误区主要是因为很多人只是管中窥豹,认为好像汉服看起来多种多样,感觉每件都不一样,但其实深入了解就会发现其实很多都是大同小异,一道以贯之,它真的都是一个框架体系内的不同演变,并且这个体系框架还与其他民族服饰有较大区别。

5.提汉服,区分汉服和非汉服是固步自封,是拒绝包容,排斥其他文化

恰恰相反,我们穿汉服才是包容,才是兼容并蓄,因为汉服本身就吸收了很多外来文化,例如圆领袍,比甲等,我们到今天依然穿他,并且认可他,这才是包容不是吗。如你所说,你们排古,排斥汉服,恰恰是你们拒绝包容,排斥自己的服饰文化,所以看来不是我们拒绝包容,而是你们固步自封。文化的包容不是忘记自我,不是放弃自我独特性,不是否认差别,而是我知道我是谁,但我依然不拒绝别人,不排斥不歧视他人,我依然博采众长,兼容并蓄,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并且消化他,让他成为强化自己的东西,学为己用。相反,鼓吹不要区分汉服和非汉服,这在客观上不现实,主观上有错误,客观上汉服体系和其他服装体系有较大差异,主观上忽略客观事实,不愿意承认差异,一叶障目自欺欺人,其实这才是拒绝包容,因为你觉得得全都是一样才好,而不是各自百花齐放,求同存异。汉字就是如此,吸收外来词汇并转译成汉字,难道说要让汉字包容进步就不要再区分汉语英语了吗,显然不可能。

6.汉服复兴是民族主义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请把这句话对着少数民族以及世界各国说一遍。

7.汉服复兴影响民族团结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请把这句话对着少数民族说一遍(最好问一问少数民族同胞,看他们会不会觉得破坏团结,不要替别人发言)。

8.汉服复兴是复古,是倒施逆行,是逆潮而动

不是复古,是好古,是稽古,即截长补短,择优而复,并非一味复古。我们不是想回到过去,我们只是要传统与现代并进。就如同在现代虽然有了电视电影流行音乐,但京剧,相声,传统乐器依然需要传承,依然有人去欣赏。而不是别人喜欢看京剧就说他是复古,我想也没有人会这么说。

9.汉服复兴没有意义,是作秀

意义在于响应文化自信,让文物活起来的政策指导,其次也能增强汉民族认同,增强汉民族特点,保留住在全球化冲击下的民族特色。汉服普及传承的必要性,就如同汉字需要传承,京剧需要传承,唐诗宋词需要传承,他是一种文化符号,是一种文化象征,是一种文化积淀。同样的,各民族的传统服饰的传承都有意义。至于是不是作秀,的确是有作秀的成分,因为一件新事物的普及必然要进行宣传,必然要或多或少的作秀,才能吸引大众,发动大众,这是必然的。

10.汉服不好看

个人审美不同,自然有人觉得好看有人觉得不好看,无需多言。

11.汉服不方便,劳动人民没法穿

有方便的款式,这个由你自己选择决定。另外就是汉服是作为礼服或者日常休闲服饰的补充,所以方不方便不是他主要考虑的问题。举例,西方的婚纱,以及韩日的民族服装都是不方便的,但并不妨碍人们穿他。

在进行劳作和生产的时候,我们是不建议穿汉服的,特别是体力劳动,那么其实西装,旗袍也是不适合体力劳动的。所以这其实并不会影响什么。

12.汉服是皇室贵族文化,是封建糟粕,不可以向往贵族文化。

首先,汉服并不全是皇室贵族文化,还有非常多的士庶服装,当然,这也不能否认汉服中的确有很多皇室贵族文化,但是,如果你视角广一点,放眼内外,世界各国,都在保留一些良好的皇室贵族文化,例如英国皇室礼仪,西装革履红酒牛排,英国皇家宫殿的内饰风格(这在中外室内装修中都普遍运用),例如日本点茶,和服,雅乐。就在中国也是一样,最开始,庶民连姓都没有,只要贵族才能有姓,后来每个人都要取姓造名;以前。龙是皇帝专属,现在你在脑门上画条龙都没人可以反对你。所以其实我想说,现代社会的进步就在于从前皇室贵族玩的东西现在平民也可以玩,我们有权利去追求贵族追求的那种美,我们不是追求当贵族,而是追求这种美,我们可以穿从前老百姓不能穿的衣服,这是文化的下放,权利的增多,社会的解放,时代的进步,使人民更自由,文化更自由,而不是把一种文化打上皇室贵族的标签,然后反对他,排斥他,这不叫社会的进步,这叫越来越禁锢,这样的话,你和那些说皇帝的衣服平民不能穿的皇室贵族又有什么不一样呢,这种思想才是帝制余孽,本质上是做后帝制代言人。故宫现在谁买票都能进了,何况区区一件衣服呢?

那么至于能不能向往贵族文化,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人人都有向往美好的权利和本能,都向往过更好的生活,穿美丽时尚的衣服,过有品质,体面的生活。今天我们宣传汉服,就是因为他里面包含着太多美好的文化,至于是不是贵族文化这不重要,因为今天早已经没了贵族,你穿上汉服你也成不了贵族,这仅仅就是对于美好的文化的一种简单纯粹的喜爱之情更何况贵族文化里有许许多多实用的美好的,优秀的文化,哪怕已经不实用了,他都能像一个温泉一样,源源不断为我们后人提供灵感和慰藉,能为当下创造出更为优秀的文化产品提供永恒的动力。

13.复兴汉服,你们是不是还要裹小脚,搞男尊女卑

这个就是典型的望文生义,恶意揣测,过度联想了,难道写汉字就一定要用毛笔从右到左写才行吗,难道过年就一定要给长辈磕头吗。我们一再强调,我们是符合政策,复兴弘扬优秀的传统的文化,一切不好的,不合适的我们都不会继承,就是所谓的截长补短,去劣余优。

14.你们就是想搞特立独行

任何新事物都有这个嫌疑,所以,是不是特立独行只能看最后的结果了。例如当年的共党,最开始也是几十个年轻人,奔走相告,演讲,也被当成作秀,特立独行,可最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还有当年的iphone,也是特立独行才改变了手机行业。

15.历朝历代都改过服饰,为什么就满清时期的服装为什么不是汉服

这句话本身就讲的太笼统,不是满清时期的服装不是汉服,是满清时期大部分汉人被强制不让穿汉服了,所以我们才精简的说满清服饰不是汉服。确切的说满清前中期,汉族女性还是穿汉服的,但是中后期,汉服的影子可以说是完全消失了,连汉族女性也不穿了。这个是符合时代特征的,因为皇室女性都是穿满服,自古民间就有好上之风,皇室永远是民间的流行风向标,所以汉族女性也日渐不穿汉服了。最后可以这么回答,因为满清剃发易服,迫使汉人放弃汉服,导致满清时期的汉人普遍不穿汉服,所以满清时期的服装不是汉服。跟谁统治无关,跟有没有改过服饰无关,而是跟那个时期的人穿的是什么有关。而且除了满清,历朝历代的改制都是尊周承古合今的,都是万变不离其宗的,但满清不是改制而已,而是完全抛弃,并且用武力迫使人们抛弃,这有着根本的区别。

16.历朝历代都改过服饰,哪有什么汉服呢

参考汉字。况且剃发易服已经证明了汉服的存在,如果根本没有什么汉服满服之分根本就不会有剃发易服了。

汉服是有他自己的一套体系框架的,判断满清服饰不属于汉服是有客观事实的,而且有强烈的政治事件作为分界点,所以可以很容易判断出满清大部分服饰不属于汉服。

17.历史上很多少数民族也穿汉服,那怎么就能说汉服是汉服呢

这涉及到文化归属权的问题了,就是说汉服是伴随着华夏的诞生而诞生的,这套服饰体系是被掌握在汉人手里,由汉人通过自己的审美发展去衍变,并且由汉人原创的原生文明,但是当然会有非汉人穿,但是这并不影响汉服是汉人的衣服,就像中国的端午节传到了韩国不代表着韩国可以说端午节是他们的。

18.你们身上穿的衣服老百姓以前根本不能穿,或者根本穿不起。

这是个好问题,那么为什么古人定下的这些不合时宜的规矩现在还要去遵守?你现在进故宫是否还要三跪九叩着进?你过年是否必须向父母磕头?所以这个问题又犯了一个致命错误,一元思维。即想复兴宣传一件事物,则必须这个事物必须在古代是老百姓都能用都能玩的,必须是纯粹的,必须是和等级制度分开的,否则不能宣传,那么旗袍,西装,婚纱,古琴,故宫都无法满足这个要求。所以我们一再强调,我们是择优而复,复兴的是其中的美,不是复兴其中的等级制度或者其他的糟粕文化。必须要把其中的美和背后的糟粕文化剥离开,这才是人民做主。

至于古人穿不穿的起的问题,更没有讨论的必要,古人还吃不起肉,你现在是不是也应该不吃肉?古人穿不起好衣服,那你大冬天的去穿破洞衣服过冬去吧。还是强调一点,现代社会的进步就在于从前老百姓玩不了用不了的东西现在平民也可以玩,这是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19.你们就是想卖汉服,赚钱而已。

奉劝那些对传统文化不分青红皂白,上来就是口诛笔伐,党同伐异的人,最好不要拿着70年代的老旧思想天天大喊“封建迷信糟粕”,因为实在是太固步自封,思想陈旧了。心胸宽广一点吧,不要总觉得传统和现代是对立的,也不要像得了被迫害幻想症一样,害怕传统文化迫害现代生活,害怕传统文化“裹你的脚",醒醒吧。

相关文章

  • 汉服与汉服复兴十五问

    首先对汉服复兴下定义,否则无法探讨。 这里的汉服复兴即为汉服知识普及,汉服认可普及,汉服可以作为礼服或日常服饰的补...

  • 优秀文化可以复兴,为什么不?

    文化现代人对汉服的理解,最近更多关于汉服的话题被人提及,也有更多的人去参与汉服复兴的活动,名为汉服复兴,其实复兴的...

  • 世界汉服出行日:汉服之美,礼乐中国

    汉服复兴已经进入第十五个年头,随着汉服同袍数量的剧增,汉服运动中的各种思想也陆续呈现。有人从纯衣冠审美角度开发研究...

  • 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

    关于汉服和汉服的复兴(不喜勿喷) ——舒云浅浅 汉服:古称汉衣冠...

  • 汉服复兴

    古人云:“君子正衣冠” 汉服打自黄帝起就是汉民族的正统服饰! 汉服在历史上整正消失的358年! 汉服被拉上今天的帷...

  • 关于汉服

    汉服汉服汉服汉服汉服汉服汉服汉服汉服汉服汉服汉服汉服汉服汉服汉服汉服汉服汉服汉服汉服汉服汉服汉服汉服汉服汉服汉服汉...

  • 华美的汉服,背后历史知多少?汉服形制演变朝代简史

    随着汉服复兴运动的进行,很多小仙女也迈入了汉服的巨坑,那么大家对汉服的朝代,形制又有多少了解呢? 起源:早在商朝,...

  • 《第四届中国汉服春晚与首届世界人民春晚在北京举行》

    2018年2月4日立春,“汉服之都华夏归来”西历2018夏历7927汉服复兴廿八戊戌年第四届中国汉服春节联欢晚会中...

  • 古装和汉服的异同

    古装和汉服的异同,这个问题其实相当重要,搞不搞得明白这个问题,直接影响着汉服复兴者是否能建立好现代汉服体系,而建立...

  • 汉服的复兴

    汉服打自黄帝起就是汉民族的正统服饰! 汉服在历史上整正消失的358年! 汉服被拉上今天的帷幕是每一位汉服爱好者的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汉服与汉服复兴十五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biv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