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历史就如同一画镜子,映照着我们今人行为的对错;历史又如同转轮,总是在一次次的重演中警醒着后人,给我们带来深刻甚至是沉痛的教训,这就是历史的意义,也是历史的可贵之处。只是,有太多的历史被歪曲了。
众所周知,秦桧是南宋时期权倾一时的奸臣。千古英雄岳飞就是被他诬陷并害死的。秦桧诬陷岳飞,需要由下属审理官员罗织岳飞谋反的伪证,而不同的审理官员表现出了不同的选择。
周三畏(生卒年不详),河南开封人,绍兴十一年(公元 1141年),宋高宗和秦桧命他作为相当于现在的最高法院的法官诬害岳飞,他听了岳飞的申辩后,回家挂冠而去。(如《说岳全传》中“勘冤狱周三畏挂冠”一回中所说,不肯“屈勘岳飞”,宁愿“弃了这官职,隐姓埋名,全身远害”。)尽管周三畏没有直接与秦桧抗争,但选择回避,也是在名利与正义面前做出的理性的选择。周三畏后来隐居白露山,死后遂葬于白露山下。后人纪念他,建了个“忠隐庵”。

而另一个人则更为了不起,他的名字叫何铸。何铸本来是秦桧阵营中的一员,他接手岳飞一案后,责问岳飞为什么谋反。这时,岳飞无言,袒露后背,显出背后刺着的四个大字:“精忠报国”。这深深触动了何铸的心灵。他仔细查阅有关卷宗,发现没有任何证据,然后,他和秦桧据理力争。
《宋史•何铸传》记载,铸曰:“强敌未灭,无故戮一大将,失士卒心,非社稷之长计。”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金国的威胁始终都在,曾立下大功的岳飞如果被杀,会寒了将士们的心。将来万一再有战争,谁还会像岳飞一样为国征战呢?这样做,对社稷江山很不利啊!"
何铸仗义执言,最终被秦桧排挤出了朝廷。何铸虽然曾经依附于秦桧,但在关键时刻、在大是大非面前,却能够坚守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一份良知,脱离秦桧阵营,成为仁人志士。何铸因为认定岳飞案系冤案而青史留名,被河南汤阴县岳王庙列为“五大贤臣”之一。
秦桧最后任用了万俟卨。万俟卨顺着秦桧“莫须有” 的意图,用他手中的笔,勾下了万世唾弃的罪恶一笔,将岳飞在风波亭杀害,酿成了一桩令人发指的“千古奇冤”。
相传秦桧构陷岳飞谋反,将岳飞下狱后,韩世忠曾为岳飞讨不平,质问秦桧:“岳飞有何罪?”秦桧说:“其事莫须有。”韩世忠气愤地说:“莫须有何以服天下?”后来,岳飞含冤而死,而秦桧被永远地钉在了耻辱柱上,在岳飞庙前,还有秦桧跪像。
秦桧之后,民间流行这样一副对联:“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据说是秦大士顶写,相传秦大士是秦桧的后人。对联的大意是:宋代以后,再也没有人起名叫桧了。作为秦姓后裔,见到先祖跪地遭人唾骂,“愧姓秦”油然而生。
在这场“千古奇冤”的大案中,每个人都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岳飞虽然含冤离世,却留下了千古美名;周三畏、何铸等人捍卫正义,不向强权低头,令人敬佩;而秦桧、万俟卨等人颠倒是非,残害忠良,必将遗臭万年!
再举一个西方的例子。想当初,耶稣以一位木匠的儿子形象出现在众人面前,说自己是救世主,是神的儿子,有多少人耻笑耶稣,后来,耶稣的信徒越来越多,这引起了犹太教祭司和长老们的妒嫉与怨恨,于是就罗织了耶稣很多莫须有的罪名,扇动百姓仇视耶稣及他的门徒,对耶稣进行了非法审判和殴打。
当时,他们让彼拉多判耶稣死刑。而在此之前,彼拉多瘫痪的儿子的顽疾就是被耶稣给治好的,他也知道耶稣是被冤枉的。彼拉多为了保全自己最终还是违心的判耶稣死刑。他命令鞭打耶稣,并钉上十字架。
彼拉多作为当地的最高司法官,不去维护司法尊严,反而放弃职责,判无罪者死刑。那 么彼拉多又遭到了什么样的报应呢?当彼拉多宣判完耶稣的死刑后,他那曾被耶稣治好绝症,救了性命的独子彼罗就扑倒在地,当即死了。彼拉多不久就发烧病了,最后死相极惨,而且留下了永久的骂名。
历史是留给后人看的,好让今天的人通过历史上的教训而得到启发,做出正确的选择。其实无论上面的事情是不是历史,都不影响什么。历史也好,故事也罢,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看的人受到启发,明白是非善恶,不要再重蹈覆辙。
现在,当你望着那川流不息的车流,欣赏着表面上繁华的都市的时候,你不知道有多少善良的人正在遭受着迫害与磨难,又有多少人在正义与邪恶之间做着同样的选择,更不知道有多少勇士为了捍卫正义、守护善良而义无反顾,他们顶着巨大的压力,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天。
每当想到这里,我的心情就格外的难过,可是我又能做什么呢?一切都是那么的苍白无力,那么的虚伪。他们是这个时代真正的勇士,而我,只是一个呼喊者,一个为了正义而发声的人,仅此而已。
其实在面对邪恶的压迫时,并不一定非要你挺身而出,但最起码不要往相反的方向走,更不能攻击那些不惧威胁,比你更勇敢的人,正因为有他们的存在,社会才有正义。打压善的一定是恶的,这是绝对的真理。
在邪恶的威逼利诱下,你可以选择退缩,但绝对不能顺从;可以不揭发他们,但绝对不能为他们辩护。其实,不认同黑暗,就是选择光明;不支持邪恶,就是声援正义!
司法权,是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人员要守住基本的职业底线:“不与不公正为伍,不与邪恶合作”,但是在极度黑暗统治下的国度中的司法工作者,又有几人能问心无愧呢?
我觉得,当今的法律工作者,无论是律师、法官还是检察官,所有在公检法司工作的人,都应该认真的看一看这些故事,并做一下深刻的反思。在你办案之前,不妨先摸着自己的良心问自己一个问题:“我真的做到‘秉公办案,执法如山’了吗?”这样,或许就会少犯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