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冤——赵括

作者: 天涯待归客 | 来源:发表于2015-12-28 10:41 被阅读455次

赵括自幼熟读兵书,深得其中奥义,当时的都称赞他的才能。

他老爹叫赵奢,赵奢出身贵族,学识不详,能够带兵打仗大部分是因为是祖上阴庇。

赵奢一生唯一见于史册的胜仗就是:阙于之战。此战,赵奢本来没有取胜的把握。

正在着一筹莫展的时候,赵括使计,降低齐军士气,才使得只懂猛攻的赵奢攻克了齐国坚城——麦丘。赵奢因此战的功劳,被赵王封为“马服君”。

当时东方诸国的封赏进爵不像秦国,他们是按照官职的大小来行赏,阙于之战的最高长官不是赵括,因此马服君的称号轮不到赵括。

此后的长平之战,赵国出动了近50万大军,占国内兵卒的80%;秦国出动了60多万大军,占国内兵卒的60%,而秦国的土地是赵国的两倍多。

战争的胜负实际上在开战前就已经基本确定了,只要秦国不犯致命的错误,赵国就必败无疑。更何况秦国的总指挥是人屠——白起。

赵国无力维持长平的对峙局面,赵王便换下了坚守派的代表廉颇,换上了决战派的代言人赵括。一方面是对赵括能力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是赵国战略的改变。

我们都知道,不能以成败论英雄,可是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我们嘲笑赵括纸上谈兵的同时,又有谁能想到赵括在兵败被杀时,赵国仍有40万人,而秦军伤亡过半?

赵国之所以想速战速决,是因为国力难以支撑;赵括之所以找白起决战,是因为赵国的粮草难以为继;白起之所以坑杀了40万赵卒不仅是因为要消灭赵国的有生力量,更是因为40万俘虏对于物资紧张的前线来说就是恶梦。

说赵括纸上谈兵简直千古奇冤!

(本文参考《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和《资治通鉴·第八卷》)

相关文章

  • 千古奇冤——赵括

    赵括自幼熟读兵书,深得其中奥义,当时的都称赞他的才能。 他老爹叫赵奢,赵奢出身贵族,学识不详,能够带兵打仗大部分是...

  • 关于赵括

    赵括的纸上谈兵已经沦为千古笑谈。个人以为,赵括应该有两把刷子的,赵奢一代名将都辩论不过他儿子,这说明至少赵括理论水...

  • 真相

    千古奇冤 江南一叶 同室操戈 相煎何急

  • 姜还是老的辣

    长平之战让赵括背负了千古骂名。纸上谈兵的典故出于此,但战国没有纸,这个成语估计是后人总结的。 身为一代军二代,赵括...

  • 中华五千年演义(40):天日昭昭

    (40)天日昭昭 岳飞尽忠报国,屡建奇功,却遭到皇帝赵构和奸臣秦桧的陷害,此千古奇冤,至今仍让人悲痛不已! 天纵神...

  • 《轮回》明朝那世的孽缘(12)

    弥勒佛正在兜率天宫讲经说法,赵括和仙女进了天宫内,只见师父早已坐在坐垫上听讲,看见赵括进来示意赵括坐下。赵括、仙女...

  • 非著名专家解读岳飞死因:推翻所有流行观点

    新春秋导读:尽忠报国的岳飞风波亭被害,“莫须有”罪名千古奇冤,至今令人不平。可是说到赵构为什么要处死岳飞,又为什么...

  • 被误解的赵括,并非只会纸上谈兵

    被误解的赵括,并非只会纸上谈兵 先说总结。赵括并不是只会纸上谈兵,相反,赵括激发了一个军队的最后潜力。 要说赵括这...

  • 读岳王有感

    千古有奇冤, 精忠岳王案。 今人痛疾首, 哪有包青天?

  • 关于纸上谈兵

    一提起纸上谈兵,非赵括莫属,赵括真正败的原因是什么呢? 1.为赵括正名 我们被文学家们欺骗了很多年,其实真实的赵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千古奇冤——赵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lib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