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岁的小薇学钢琴已经两年了,为了让小薇坚持练习妈妈试了各种方法,有时唠叨,有时威胁,有时责骂。结果呢用这些方法不仅效果不好,而且还让她和孩子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疏远和糟糕。
有没有一个更好的方法呢?
当然有,那就是制定一个奖励的方案。奖励方案的具体内容包括讨论,达成约定,制定跟踪表格,完成情况进行奖励。好的奖励方案不仅能让孩子改变行为,而且能避免亲子之间的对立。
奖励方案为什么有效果呢?
它的原理来源于心理学中的一个研究——行为强化理论中的正强化。当孩子在表现良好后获得了一定的奖励,孩子就会学着将良好的表现和奖励联系起来。从而导致良好行为的继续。
那么一个成功的奖励方案到底该如何制定呢?
第一,和孩子交流讨论
挑选一个彼此心情都不错的时间,坦诚地告诉孩子你的想法,跟孩子一起讨论。让孩子能参与到计划的制定中,这样才能让孩子没有被逼迫的感觉,让孩子有掌控感,让他更好的去执行方案。
第二,确定一个需要纠正的问题行为。
虽然孩子有很多需要纠正的行为,但是一个奖励方案只能针对于一个问题行为。所以这个问题行为需要明确,具体。例如本文开始时提到的小薇练钢琴的例子,这个例子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行为,就是总是不能每天坚持练琴。而为了让她每天能坚持练琴,可以第一周每天练习10分钟,第二周再过渡到15分钟。
第三,用图表记录
我们可以制定一个图表来方便为奖励计分。为什么用图表呢?因为行为的改变需要时间,并且需要持续性。而图表提供了一个监测行为持续改变的系统,它被挂在最显眼处,你和孩子会产生一种动力,把注意力放在改变的行为上。而且每当完成一个小目标,就会激励孩子向下一个目标前进。
为了让小薇每天坚持练琴,我们就可以和她一起做一张“进度跟踪表”。表上注明练习时间要求的总天数,如果她能坚持21天,就能在即将举办的音乐会上穿上梦寐以求的新裙子。因为漂亮的新裙子是她一直以来渴望的,所以小薇非常愉快地同意了这个方案。
第四,坚持到底
无论疲惫与否都要坚持方案的执行,如果遇到困难,跟孩子一起探讨困难的原因,然后帮孩子一起克服。
第五,奖励
当奖励方案执行完毕,一定要及时颁发奖品,并且配以语言的夸奖和奖励。
但是有时你虽然按照方案实施了,但是并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怎么办呢?或许你可以试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原因:
第一,奖励没有吸引力。你可以跟孩子讨论或者根据观察,确定孩子期待的奖励。
第二,要纠正的行为已经根深蒂固,不能短期内发生改变。
第三,家庭氛围,亲子关系紧张。
第四,孩子可能有情绪方面的困扰。 有时候一个不好的行为来源于孩子的心理感受,那么我们就得先处理孩子的感受问题。例如文中提到的小薇不练琴,或许是因为小薇最近在学校跟好朋友闹别扭,所以情绪不好,也影响到了她回到家后的情绪。
第五,孩子年龄太小,无法理解。
第六,家里其他成员也有此问题行为。例如为了改掉孩子说脏话的行为,制订了奖励方案,但是家里的爸爸回家是不是还会冒出脏话。
七,不在孩子刚犯错的时候奖励。比方带孩子去超市,为了避免孩子大吵大闹,有的妈妈就会给孩子奖品。这样的结果会让孩子认为只有哭闹之后才会有奖励,他下次依旧还会哭闹。
你可能还会有很多担心,奖励会不会变成收买?孩子会不会在每做一件事时,都要求奖品?或者孩子完成一个目标来源于奖品,而不是内在的驱动,奖励会不会让孩子变得太物质?
平心而论,一个不好的奖励方案确实可能会教会孩子,怎么想办法从父母那获得好东西。而奖励方案的制定和执行的方式决定了你是在收买还是在奖励孩子。
事实上,方案的制定需要孩子的参与,奖品的选择上也需要注意。奖品只是为孩子尝试新的行为方式提供了暂时的动力,而一个好的方案的制定,孩子刚开始时注意力可能会集中奖品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成就感,掌控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新的体验就会占上峰。正确的目标能让孩子体验到做对事的喜悦。
所以为了避免负面影响的出现,好的奖励方案还有下述注意事项:
一,制定好后,坚持执行。如果你在孩子的压力下放弃,他下次依旧会这样。
二,不要答应一些过份的要求。而且奖品应是小而有吸引力的。你可以选择不是物质的奖励,对于孩子来说和你一起外出野餐,郊游,运动等亲子时光都是非常棒的奖励。
每个孩子都是积极的,内心想要表现好的。但有时想表现好的愿望会被希望自己更独立的愿望所侵蚀,而且良好的行为常常比不好的行为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孩子需要时间和足够的生活经验,才能意识到积极的行为要比不受约束的行为能获得更多的好处。而奖励就是孩子在想让自己感觉更好的愿望趋使下努力获得的。从而改掉错误行为,坚持好的行为。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