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快的让人来不及回首,总以为自己还处在被叫姐姐的年纪,可小宝宝的到来让我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我已经是“阿姨”了。
元旦休假的早晨,懒洋洋的睡到晌午,一打开朋友圈,先是被跳一跳刷屏,过了两小时,又被朋友们17年的总结刷了屏。脑子放空的想了五分钟,我17年都干了些什么?
没有什么大起大落,普普通通,平平凡凡,计划的任务也没完成,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我在17年接近尾声前,读了一本书叫《一个人的朝圣》。
本书讲的是哈罗德,一个65岁的退休酒厂销售代表,没有升迁,既无朋友,也无敌人,退休时公司甚至连欢送会都没开。他跟隔阂很深的妻子住在英国的乡间,生活平静,夫妻疏离,日复一日。
一天早晨,他收到一封信,来自二十年未见的老友奎妮。她患了癌症,写信告别。震惊、悲痛之下,哈罗德写了回信,在寄出的路上,他由奎妮想到了自己的人生,经过了一个又一个邮筒,越走越远,最后,他从英国最西南一路走到了最东北,横跨整个英格兰。
什么也不带,就一个65岁的小老头准备完成这个计划,似乎周围的人都觉得他疯了。627英里,只凭一双脚,一个信念,他认为:只要他走,老友就会活下去!
刚开始看的时候,我是持怀疑态度的,虽然料想书中的结局一定是励志的成功典范,但我总想着这么一段孤独、枯燥、乏味的旅程,作者要怎么样来“精彩”描述?
一路上,回想自己的一生,起初他信心满满,他觉得自己一辈子没干过什么有成就的事,待在家里和妻子也形同路人,就当出门散心吧,路,总归会走完的。
可是,他毕竟是一个人,旅途中的恶劣天气,自己身体健康的透支,甚至于妻子的不理解,他想过1000次的放弃,可他却又能在第1001次给自己走下去的勇气。
与其说这是一段看望老友的旅程,不如说是一场自己人生的回忆录。过去几十年的辛酸、痛苦、经历,成了这路上唯一的伴侣。
无意间,他被旅途中的人视为榜样,他一夜爆红。莫名的好多人甚至想跟着他一起走,只为了想成为自己励志的模范。
同行时,他想照顾所有一起同行的人,可是他绝望的发现:过多的关注,太多的行李,一群人的旅行,反而严重影响了行程,比原来的一个人慢了许多。
扔掉那些好心路人给的捐赠物,和一群驴友分道扬镳,他发现自己的脚步快了很多。他感叹:原来,影响自己脚步的不是内心的希望,而是外在的“行囊”,其实这场行程只要一双脚和一个信念足以。
最终,结局并没有出现奇迹,老友依然被癌症夺走了生命,好在他们见了最后一面,妻子也和他重归于好,努力总算是有些许的收获,可谁又能对他这一路的艰辛感同身受?
看完这本书,我深深得被震撼,努力的反思自己,为什么我就没有这样的思想觉悟?
就在前几天,要去孕检,刚好这次的时间是周内,老公为了不耽误自己的工作,没有请假,我一个人只身前往。
不知道是宝宝调皮,还是他嫌弃爸爸不陪它,总之是各种不配合。一下午反反复复,最终还是没有检查完,医生说隔一天一大早让再去。
医院早八点上班,公司八点半上班,为了不耽误正常上班,我比早晨早起了半个小时,一个人打车去了医院。本来医生说好的,让早去半个小时,提前给我检查,可是那天的医生并不是之前的那个。
问了导医台,值班护士说:每天给做检查的医生不一样,问我是谁检查的?这我哪知道。
我只是原话说了:“前天的医生告诉我说让今天来早点,门口等她,她早来半小时先给我做。”
护士说:“好了,那你先等会,我打电话问问。”可是,当天的患者都很多,要排表什么的,我也不知道自己要等到什么时候,后来又问了两遍,护士说:“问过那个医生了,知道情况了,给你排着了,等叫名字吧。”
看着走廊里那么多挺着肚子的孕妇在等着被叫,我不知道自己要等到什么时候,反正假是非请不可了。一想到起那么大早,还被放了鸽子,心理很是不爽。
在外面等的人太多,没有地方坐,只能站着。医生先进去看了一遍说不行,让出去找个地方躺会,可是候诊室外面哪有空位。趟在过道的排椅上吧,却担心离门口太远,叫的时候听不到,所以只能四处转转。
本来好些宝妈给的建议是,爬楼梯、吃东西都可以使孩子活动,转身,可那天也是是我的心情不好吧,孩子也闹了脾气,整个一上午都一动不动的趴着,医生只好说:“明天再来”。
又被耽误了一上午,又很不情愿的给领导请了假,甚至于领导电话没接,短信都没回,而自己做了一上午无用功,还连个坐在凳子上休息的时间都没有,越想越委屈。即使抬头90°仰望天空,眼泪还是止不住的顺流而下。
我把所有的委屈都归结于我老公,是他不陪我,我早晨起这么早排队检查,为了不错过被叫时间,我连厕所都不敢去,他却因为上班晚还在家睡大觉,凭什么?孩子又不是我主动想要的,为什么所有的孕期痛苦都得我受着?
晚上回到家,依旧是怨气满满,不说话也不吃饭,老早的床上躺着思前想后,甚至于想到结婚本就是最错误的决定。他上班回来的晚,以为我睡着了,就没说什么,自己收拾完,也上床睡了。
情侣之间吵架,最怕的就是男生的无视。可能是自己一天太累了,竟然流着泪睡着了,第二天按照约定又去了医院做完了检查,晚上回到家终于火山爆发。
我哭的很难过,我控诉着他的种种不是,不善言辞的他只是道歉,既而沉默,任我自己哭够了,被抱着睡着了。
也许是脑子太不记事吧,第二天他说了自己理由,然后我就默默的选择了原谅,要不还能怎样?他甚至笑我说:“以前不是很独立么,怎么自从怀孕后变的这么脆弱,这么粘人。”
当时我只当玩笑,也没说什么,可是现在再回想起来,也许真的是我变了。我变得想依靠他,我变得事事心理有指望,我丢失了那个独立坚强的自己,我变得软弱,变得懒惰。
怀孕这事有反应,身体不舒服很正常,就算我抱怨,他也不能感同身受;他工作要忙,也是为了家里的经济,又不是在睡觉打游戏,我有什么可生气的;等医生,被放鸽子,那是别人不尊重职业,我为什么要大动肝火?更多的是,生气、吵架、甚至于后悔结婚又有什么实际意义?
终于,再看完这本书之后我找到了答案。其实,即使我们结了婚,我们依然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人,其次才属于家人,那么我有什么理由事事要去依靠对方?每个人为了这个家,都有自己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我凭什么把自己的委屈用于责怪对方的理由?
生命很长,我们总是认为结婚就是为了找到了那个事事为你的人,让你可以有所依靠。但婚姻的事实告诉我们,其实真正的成长还是一个人的旅程,就像书中所要告诉给我们的:
有些事情可以有好几个起点,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开始。有时候你以为自己已经展开了新的一页,实际上却可能只是重复以前的步伐。但只要知道寻找的是什么,就往往能从身边随手拈来。人生本就是场一个人的朝圣,背负太多不必要的东西只能让你寸步难行,这场旅行只要有脚和信念(爱)就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