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位妈妈在倾诉:她孩子已三年级,喜欢玩游戏、喜欢看电视又厌学。妈妈忍不住唠叨他几句,他就显得很烦。妈妈不知道自己该咋办,只知道讲道理已毫无效果甚至很有可能适得其反。妈妈也隐隐觉得自己存在有很大问题,但是自己找不到问题在哪里。因此要求助老师
老师问她几个问题,与她交流时明显感觉到她注意力非常不集中,她的回答也似乎毫无感情。
老师说这妈妈平时很忙,忙着处理事情,只是跟事情建立关系,很难与人建立情感。不会感受自己的感受,更不会感受别人的感受,给人一种感觉——冷漠。
关键是平时下班回家时看着孩子在玩手机或看电视时,她会忍不住去干涉,不是埋怨就是批评,把自己的担心、焦虑、恐惧全部情绪化地表达出来。
因此孩子接收到的永远是被指责、被讨厌或者我很无能等等多种画面和情绪 ,真是负能量满满。
最厚老师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手把手教她如何觉察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并且真实、勇敢、简单地表达出来。由于她防御机制超强,老师经过多个轮回,最后她的防御机制终于破了,她哭了,她释放了她的情绪,流转了她的情绪,她开始有点感悟了。
听着听着,我似乎感觉到有一个非常熟悉的影子在我脑海边闪过,是我和女儿的画面,那就是曾经的我自己。
怪不得听得我泪流满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