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月,向来有一种特别的情愫。看着那深靛色月空中,静静嵌在其中发出明亮,通彻的银白光辉的圆月,在这月下的我也明悟了中国文人千年来对月执着的爱。那神秘的夜,神秘美丽的月,怎能不使人陶醉其中无法自拔?
月于中华文化有丝丝缕缕的关系,男子自古就以阴柔为美,魏晋时的五石散便是证明。不禁想,这可否于月有关?月是中国人常常用的意象。圆月便是团员,残月,便是事变,失败。血月,就是惨绝人寰的流血事件。但也不绝对,我对月也是很喜爱的,总想着来个月下独酌。四野静谧,只有远处有着明灭的灯火,与三两好友谈天说地,吹吹牛。喝着茶,时不时望望天上那颗大“星星”。啊,惬意,惬意。
月阴,令中国的古人产生了无限幻想,嫦娥,玉兔,吴刚伐桂,这不用我来说,大家都耳熟能详。
当然,这也是古代,听说月亮以每年三厘米的距离逃离地球,跑了这么多年,我眼中的这轮月,应是比苏轼眼中小了的,毕竟三百米呢。这并不是大问题,而是这双号车造出的雾霾惹的祸。乐观些,这月也多了些朦胧的美,也未尝不可。
月的神秘已大半解开,但神秘在我们心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