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要点】
寻找日常选题的5条路径:
1.分析人群的共性需求。
生理需求
安全需求
社交需求
尊重需求
自我实现
2.挖掘自己的关注焦点。
3.立即输入以触发思考。
4.关注热点以提取话题。
5.模仿借鉴和迁移转换。
【作业要求】
以个人成长为话题大方向,选取三个主题,列出标题,解释选题的途径,并给出理由。
选题1:了解自己,打通人生卡点。
标题:《来自天堂的请帖,before I die……》
选题路径:人群的共性需求——自我实现。
理由:也许是你先,也许是我先,我们都会在天堂相遇,那些成为你“遗愿清单”的事件,能让我们遇见自己,每一个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卡点,我们都需要去了解,疏通。希望你成为自己最喜欢的那个人。
选题2:父母不是天生就是父母,也需要成长
标题:《你为什么害怕,下一代比你活得更好》
选题路径:立即输入触发思考。
理由:这是一个反面论证,没有哪一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更好,但是我们对孩子的要求,是不是也受到了你自己的父母的影响?
我们在童年时遭遇到的“不准”“不要”“不能”,是不是也延伸到了你的孩子身上,反观自身,我们该从那个小孩长大了!
选题3:女性生长力。
标题:《丧偶式婚姻,你也该照照镜子》
选题路径:人群的共性需求。
理由:把自己活成了一支队伍,你抱怨老公,却忘了去找自己。
危机感袭来,你用“没时间”做借口。不是每一个成功女性都需要付出单身的代价,孩子和家庭,你需要先关爱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