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_佩雯

作者: 生活美学社21天写作训练营 | 来源:发表于2016-03-21 17:00 被阅读13次

    孤独是什么呢?说起来,也许大家会认为是孤身一人。但我的脑海中浮现是一个人,他躲在一个阴暗的角落,悄悄的渴望着外面的世界,这是我想象中的孤独。中学时代读《巴黎圣母院》对钟楼怪人偷偷看着艾丝美拉达的画面印象深刻,那个时候的我,也正在经历着自卑,就如同钟楼怪人一样,丑陋的自我只能够藏在黑暗的阁楼。我想,这就是孤独,胆怯表达自己,却不断给自己施加来自于人际的压力。成年后,自我的压抑和自我贬低,似乎消退不少。这种孤独的影子,只偶尔出现。成年人的主动意识能力已经胜过了少年,而生活路线的多元,也不断在剥夺这种自我独处的时光,于是,我也很少回去回顾那一段阴暗甚至潮湿的时光。

    直到最近,看了蒋勋的《孤独六讲》。蒋勋先生在这本书中列举了很多种类的“孤独”。这些“孤独”直击儒家文化与伦理道德,直接从中国文化的最核心部分去说“孤独”。又或者更加敏感地从人的生理情欲去说孤独,更加大胆地从中国的社会群体文化去说孤独。蒋勋那种不加批判且温和平淡的语气,在我看来,真是一种伤痕揭发式的刺痛。

    受过西方法式教育的蒋勋,用“他者”的眼光来看待中国的儒家伦理,小到日常谈话,大到国家大事。即便谈及敏感问题,蒋先生那温和的语气,那丝毫不掩盖的叙述,简直是像一日三餐一样稀松平常地对待,简直是理性地让人觉得可怕。我有时候在想,蒋先生的书,如果是由我来向学生们传达,会有什么样的效果,一定是哄堂大呼,惊呼这位老师衣冠禽。

    然而,我又为何觉得是如此?一切从源头去思考,从小身处的环境,义务教育的框架以及无孔不入的观念,借由你的亲人不停的灌输到你的脑中,而今,我也成为了传统文化的坚定捍卫者。我在源头上难以坦荡地到说出这些东西。而孩子们呢,他们也难以接受有人去破坏他们的传统式教育,即便这些传统教育只是一层面纱而已,轻轻揭去面纱也将要引起一场“茶杯中的飓风”。

    那既然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都是如此地抵触这些“孤独”。我们的社会又何以至此?我们在课堂上看到的,与现今网络上的截然不同。也许这些孩子早就知道了他们应该知道的,但他们又为何抵触教师去说这些东西呢?于是,双方的这种不理解,成为了一种“层级”的孤独,彼此都被围墙圈住,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心照不宣,而又造成了另一个年代的“孤独”。所以,未来的这些孩子们,不仅仅连四书五经都难以理解,他们还即将会忘记所谓“十年浩劫”的记忆,更不用说蒋勋对所谓“孤独”描述,因为他们本就没有这种孤独,网络世界给了他们很多答案的出口,更不至于如同我们小时候,在“面纱”教育下渴望某些答案的那种“孤独”。就像钟楼怪人对艾丝美拉达的期盼一般。

    但是,他们也一定会有他们的孤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孤独_佩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cbk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