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区块链技术的未来充满信心,相信它会改变金融机构的运作方式,但是我怀疑比特币,我不认为比特币会取代货币。”12月15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本特·霍姆斯特罗姆(Bengt Holmstrom)出席2018上海金融论坛,并在会后就区块链、大数据等金融科技话题,与凤凰网财经独家对话。
本特·霍姆斯特罗姆1949年出生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本科就读于赫尔辛基大学,主修数学,29岁时在斯坦福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他以委托代理人理论(Principal Agency Theory)闻名经济学界,主要研究契约领域和激励理论。霍姆斯特罗姆的理论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被广泛应用于公司治理和流动性领域。他也重点研究了2008金融危机中的流动性难题。
自1994年以来,霍姆斯特罗姆一直在麻省理工大学从事教学研究。2016年,他以契约理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家。但是在12月15日的论坛上,霍姆斯特罗姆发言时谈的并不是自己的研究理论,而是目前炙手可热的金融科技(FinTech)。在与凤凰网财经谈到大数据、区块链等话题时,霍姆斯特罗姆显得十分兴奋。
看好区块链怀疑比特币
在上午的演讲中,霍姆斯特罗姆提到电影《大空头》,这部以迈克尔·路易斯的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讲了一个2008年前华尔街金融家做空次贷CDS,从金融危机中获利的故事。霍姆斯特德从中引出货币市场自古以来始终无法解决的问题:信任(trust)。
他向凤凰网财经解释说,货币市场常见的融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抵押贷款,通过使用抵押品回避融资中因缺乏足够信息而缺乏信任的问题。“也就是说,如果你到期无法偿还借款,债主将获得你的抵押品。”第二种方式是风险融资,即由银行或风投机构等专业中介提供融资服务,因为金融中介有能力获得更多关于资金需求者的信息,同时也以品牌为信用背书。
而区块链技术的前景在霍姆斯特罗姆看来,正是它“可能会解决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问题:信任。”他表示,区块链是一种存储证据的媒介,并且向所有人开放,因此它有可能彻底改变金融机构的运作方式。
但他同时强调,区块链和比特币并不是一回事。采访一开始霍姆斯特罗姆就明确给凤凰网财经做出区分,“需要说清楚的是,我对区块链技术是乐观的,但是比较怀疑比特币,我不认为比特币会取代货币。”因为在它看来,比特币交易的注册过程太简单,无法保证交易双方本身注册信息的真伪,而认证其身份信息的服务却十分昂贵,并且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大数据创造新的融资方式
除了区块链,霍姆斯特罗姆十分看好的金融科技还有大数据。如果说区块链是通过将交易透明化来化解信任危机,那么大数据则是通过技术为金融机构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并对其中的重要信息进行筛选和分析。
霍姆斯特罗姆表示,大数据使资本市场出现了抵押贷款和风险融资以外的第三种融资方式,即支付宝、微信钱包这样的互联网产品。
“从你的购买、借款、还款等信息中,你的消费习惯将被分析出来,通过分析这些信息,我们可以判断你是否值得信任,融资给你是否安全可靠。换句话说,如果你能获得融资,说明你的信用评级在他们的数据库中非常高;另一方面,它也在约束你的偿还义务,否则,举个例子,你的信用卡会被注销。这就是信息的重要性,我认为这非常有趣,因为人们可以从这些不起眼的信息中分析出那么多的有价值信息。”
在霍姆斯特罗姆看来,大数据的创新之处在于,对信息的收集着并不是传统金融机构,比如银行,而是有深度学习能力的算法平台,“平台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评估信息,同时得出你的信用分数以及你的信用评级,比如说支付宝的评级分数,腾讯也有自己的大数据平台。”
大数据的运用对普惠金融也有极大促进作用。“举个例子,中国西部地区以前很难从银行得到贷款,但是突然间,西部地区获得了同样的融资机会,金融机构可以从贸易、消费等方面获取源源不断的信息,西部地区从而获得了更多投资机会。”
金融科技威胁银行业的说法“有点老了”
像阿里巴巴和腾讯这样得到霍姆斯特罗姆肯定的企业,其运用的金融科技是否会对银行业带来威胁呢?
对此霍姆斯特罗姆对凤凰网财经表示,银行与新兴金融机构是可以并存、相互合作的。他以IBM为例,“IBM掌握了大量的企业数据,同时他们也有为企业提供融资的金融机构。IBM也同意为其他机构,包括银行提供自己的数据。”
他认为,金融科技的应用会使银行的一部分功能弱化,但银行仍然是最主要的融资主体,这一职能是不会失去的。因此金融科技会对银行业带来威胁的说法实际上“已经有点老了。”霍姆斯特罗姆在演讲中提到,瑞银的行长曾对他说,自己担心的不是科技的威胁,而是银行能否找到适应金融科技的新商业模式,将金融科技融合在业务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