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041051/9de02f9cec699569.jpg)
上一章
六 蛮荒土地之美好瞬间
三年后,我离开故土和伙伴们,随父母到达另一个省市。一开始的陌生生活让我茫然。生活如此,玩耍如此,学习如此。
课堂上,老师让用“湖”造词造句。我张口就来:小时候,我们经常到南边的湖中玩耍。同学们开始笑,老师也指出:湖是水,是河流,是湖泊,小孩子可不能在其中玩耍。
我没有据理力争,因为自从离开家乡后,我变得沉默,没了语言。 老师讲的对,我就错了吗?思绪不禁飘飞到小时南湖玩耍的日子。
当我们追逐着到达南湖时,许多伙伴已经玩开了。南湖,顾名思义,南面的湖。可我的家乡语言中“湖”泛指土地。而不仅仅是湖水的意思。
孩子的语言来自周围的影响,他的话请大人不要轻易以对和错单纯判断,干预了孩子天马行空的思想自由和是非观。孩子需引导,但不是强加。题外话了,打住。
南湖是村子每家耕种土地的集中地,日升而作,日落而息。耕地周边是野地,是树林,是西凉河分支。远处隐约很多的山,可对我们 虽神秘向往却遥远不及。
山对于我并不神秘,我姥姥村中有山,连绵的山,经常去玩,那是另一个故事了,暂不表。
所以少不了男孩子对我的羡慕之情,当然也少不了女孩子对我的崇敬。我也就故作骄傲了一番,挺起山一样的脊梁,迎对水一样的目光,给他们讲些大山的神秘故事。连哑巴都听的入神…… 自恋下,呵呵。
我们的第二乐园就在此了。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们为何野地到处跑……
这是奔跑的自由
这是心灵的驰骋
这是一生中都不会再有的放纵
何时
松弛的心在生活中绷紧
清澈眼神在迷雾下浑浊
那上扬的嘴角不再是牙月
而是弯刀
完了,本想给大家小憩听故事,不经意间又感慨一段,不该不该,下不为例。原谅。
对于广阔的南湖,柳枝芦苇随风舞蹈,雀儿鹂儿萦萦歌唱,草儿舒展腰姿,花儿吐露芬芳,云儿漫游晴空,鱼儿荷底偷闲,大人儿田间劳作,小孩儿如兔撒欢。我们在这片自由之地发挥着无限的热情。
用柳条皮制成柳哨,用芦苇叶卷个喇叭,用弹弓嬉闹的雀散鹂飞,用草儿柔韧的茎彼此较劲,用花儿装饰耳朵指甲和头发,用眼睛点醒幻化的云朵,用双手感应鱼儿的活跃与潇洒。累了,跑到田梗下,舀一勺大人挑来的清凉井水,灌一个饱,继续玩耍。
注:1 柳哨:一小段柳条抽杆留皮,中空的皮吹起,清脆得哨子声。一般避免皮破损,用热水浸泡再抽杆儿,不过高手直接环切拉杆,皮即完整脱离。
2 芦苇喇叭:用芦苇叶制作的喇叭,可吹响。高手一般把此喇叭安于准备好的钻眼细竹筒上,可吹奏好些音调,类似现代乐器葫芦丝。还有芦苇芯,抽出内条,可吹出嗡嗡声。
3 斗草:竞技游戏,双方各自选择小草的茎,攥在手里,茎与茎相扣,互相拉,谁的先断为输。此草有些印象,但却不知道叫什么。草儿花儿的很多,本也就不顾了。
4 花的妙用(女孩专属):在这里很抱歉说很多花的名字已记不得,经历过的有谁知道可告诉我声儿。有的花红红艳艳,极易掉色,女孩用于涂指甲;有的花后根儿掰开,一股细丝相连花朵与根儿,掰开面儿有粘性,女孩把花根儿粘于耳垂,花朵摆动,跟现代的耳坠差不多;插头的就不说了,多了去的花。
5 云朵的遐想:仰望天空,孩童间对于云朵形状的争论总是不休。
6 捉鱼:一种,竭泽而渔。不懂可百度下,呵呵。把水截断,一边的水全部都抄到另一边,只剩下鱼了。二种,取透明罐头瓶,里面放些馒头渣,瓶口用透明塑料布包裹,麻绳固定其上,布中间开一拇指大小圆洞。用绳子绑好放入水底一段时间提出,里面就有不少小鱼了(高手用瓷盆如法炮制,鱼多而且不小)。
此刻,女孩子们早已手拿各种小花细心打扮着自己和彼此。小红可是精巧的化妆师,哑巴此刻俨然成了淑女,头上诸多鲜花代替了先前的稻草鸡毛,指甲殷红夺目,耳垂上的小黄花随脑袋轻晃,手里还拿着大把不知名的花,总是凶凶的脸庞也绽开了花。
这是一群怎样的孩子啊,单纯,善良,可爱。
而另一边,男孩子的疯狂举动却让村里操碎了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