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每个都是对的,逻辑完全没问题,光锥之内就是命运。
光锥是闵可夫斯基时空下能够与一个单一事件通过光速存在因果联系的所有点的集合。因为没有任何东西(包括信息)可以快过光,所以一件事发生后沿着时空画一个光锥,光锥之外的任何东西都跟光锥里没任何关系,光锥外的任何东西,也不能观测到光锥中发生的任何事。在你没有进入光锥的时候,你甚至不知道这件事其实早已发生,而它却正在以全宇宙最快的速度接近你,反之,在你进入光锥的那一刻,无论光锥顶点发生的那个事件离你距离多远,比你早多少年发生,你都会受到这个事件的影响。无论你在空间里逃跑还是在时间上逃跑,光最终都会追上你。光锥之外,一无所知,光锥之内,无处可逃。
光锥之内就是命运,但确定无疑的命运是不是会比较无聊?
所以我更喜欢平行宇宙。光锥之内无法改变的命运,因为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不确定性而变出无限可能,挣脱光锥,在另一个平行宇宙实现。
每个思维的改变,行为的改变,都会诞生一个新的平行宇宙。
每个平行宇宙里,依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每个确定无疑的命运如果想要改变,就用思维和行动去创造。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毂,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注解】
这一章的前半部分讲的是老子的宇宙生成论。这里老子说到“一”、“二”、“三”,乃是指“道”创生万物的过程。宇宙万物的总根源是“混而为一”的“道”,对于千姿百态的万物而言,“道”是独一无二的。
老子所说的一、二、三,并不是具体的事物和具体数量。它们只是表示“道”生万物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的一个过程,这就是“冲气以为和”。这里老子否定了神的存在,从多元论的宇宙观发展为一元论的宇宙观,这是值得称道的。此外,老子还讲了柔弱退守是处事的最高原则,谦受益,满招损,这也合乎辩证之道。
为什么说道生一?道的概念在前,道的存在在前,道中产生了万物与万象。物象多种多样,多种多样的物象却具有统一性、完整性、整合性、相同的道性。道与一之间是有一个多字存在的,没有多也就没有一的命名,没有对于多的感受也就没有对于一的寻找。正如此前讲过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多与一也是相生相形相通的。
一生二,就是从整体中产生相反相成的事物或概念,即有无、阴阳、乾坤、天地等。这两方面相交、相和、相激荡、相补充,便产生了第三个方面。于是,万物万象源源不绝,生而不绝,灭而不绝,一而多,多而一,万象归一,九九归一,大道永远。
值得注意的是,老子说的是“一生二”,而不是一分为二。一生二,是从一中派生出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原来的一可能仍然存在。一分为二,则是指一分裂成了互相对立乃至不共戴天的二,有了二以后,一就不复存在了。一分为二,强调的是斗争,一生二,强调的是和谐。
“强梁者,不得其死”,这句话老子讲得有力度、很重、很直白、很露骨也很强烈,表现出他对于强梁者的愤怒。
万物负阴而抱阳,是讲万物皆有阴阳的两个方面,都是又背又抱。冲气以为和,这里有老子对于物质与精神、现象与本质的观念。气是无影无形的,变化无方,气与气相交合,才有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到万物。“损之而益,益之而损”的事例很多。
如父母溺爱子女,适成其害;严格要求与批评责备,才是真正的增而益之。天花乱坠地为自己添彩,结果往往会降低自己的威望;实事求是地自我批评,表面上看是贬损了自己,其实是增益了自己的影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