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关于“中和”的理解

关于“中和”的理解

作者: digman | 来源:发表于2019-04-28 21:17 被阅读0次

标签:学习 知识积累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第四声)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是《中庸》里的一句话,讲述什么是中和。最近听李教授讲道德经,经常说到中和二字,也听了一些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总算是有一点点的基础,慢慢的对【中和】有了一些感觉。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这个中字很厉害,说一个人的喜怒哀乐都没表现出来,这种状态成为中。一开始并不理解,搞不明白为什么喜怒哀乐不发时成为中,认为喜怒哀乐不发时就是什么都不做,也不表态。咋就交中了?

随着自己的体会深入,慢慢理解了,我们人在喜怒哀乐之外还有一种状态,就是自然本性状态,喜怒哀乐只是人类的文字进行定义并加上标签后才出来的意思,把这些后来创造出来的喜怒哀乐全部去掉,回归人的自然性情,也在动,也在笑,但仅仅是自然流露,没有任何的名词生发时,是自然本性的状态,是喜怒哀乐之未发,是【中】的状态。

发而皆中(第四声)节谓之和

这句话意思是,喜怒哀乐生发出来后,能够恰如其分的表达出来,就像砍竹子砍到竹节那样刚刚好,成为【和】,就是合乎环境,合乎大家的利益,不偏向自己,也不偏向他人。

累死个人,说了半天,我自己也不明白了。

直接说自己的感受吧

在遇到事时尽量客观观察,不带自己情绪的判断,这样有助于了解事情的真实情况,也有助于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途径,因为你看到了真实;当碰到一件事出来时,也不要去着急,而是快速判断现在周围的情况,相关人员的情绪信息,这样能够判断出现在的真实状态,而不是你想象中的状态,也有助于你发现最合适的表达方式,此时甚至可以通过善意的谎言解决眼前问题,随后再去解决实际问题,只是为了让事情处于中和的状态。

这也就是一些人为什么能够在组织内游刃有余,有些人死活就是搞不定周围的关系,因为他总是找不到关系的本质,找不到自己的身份定位,抓不住那条不可捉摸的主线。


勉强用自己的语言解读这两个字,说的也是磕磕巴巴,不知道该更好的表达,先这样写出来,期待下次有改进。

相关文章

  • 关于“中和”的理解

    标签:学习 知识积累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第四声)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

  • 什么是碳中和

    最近见到碳中和的频率比较高,因为理解不够,所以查阅了碳中和相关资料,了解了碳中和究竟是怎么回事。 18世纪60年代...

  • 爱上军训教官的女生,你真的那么缺爱吗?

    关于军训结束后班里女生哭得稀里哗啦这件事,我一直难以理解。这样的事竟然在高中和大学重复发生,有的女生在军训结束后还...

  • 那些关于高中和高考的回忆

    高中时代,是一个关于爱的季节,喜欢女孩们那朵朵含苞怒放的爱情,却不敢吐露。也喜欢高谈阔论,喜欢争争吵吵,喜欢谈秦皇...

  • 曾宁讲道 10:致中和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这句话非常明确地说明了“中庸”的中和之说是关于天地的学说,而古人所说的天地,正是...

  • 获取设备唯一标识

    关于UUID的理解 : 关于UDID的理解 : 以下是苹果对于禁用UDID的声明: 关于IDFV的理解 : 关于I...

  • 位育之杂想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位育之功,皆由于诚正之道。 我理解为诚正为念,以诚行事,追求达到中和的状况,各司其...

  • 若灬秋《一本书读懂碳中和》读书笔记及感悟

    关于本书 《一本书读懂碳中和》 为什么要施行碳中和? 碳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化,人类生存发展面临危机 全球快速变暖,...

  • 关于理解

    "我理解‘’这句三个字很容易是出口,但是你真的做到了吗?听过《刘润五分钟》之后开始有了这样的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思...

  • 关于理解

    刷公众号,看到了一篇空姐的采访整理,各种大爷似的客人,以及看似光鲜实则不的种种。于是,开始反省自己,是否在乘机时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中和”的理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cgq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