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时的小女孩,爱乘一条木船,从家的这边,渡去河的对岸。船悠悠晃晃,点点推远,惹得河水稀里哗啦,她兴奋蹦跳,拍手尖叫,似乎同河水嬉闹。
后来,河上搭了桥,她时常背着书包走过,志气高昂,足下生风,似乎在同河水比傲。偶尔停下脚步,也是伏在桥墩,聆听流水潺潺,静看鱼儿嬉笑。
似乎,从来不曾回头,望望那远去的人家。
![](https://img.haomeiwen.com/i24987480/62d55e57987f7914.jpg)
逝水东流,叶落纷纷,成长催促着她渐行渐远。小桥流水,水畔人家悄悄淡出视野,她迈着远去的步伐,行路,看风景。行不同的路,看不同的风景,见不同的人,历不同的事,体会世间的各式各样。
工作头一年,她带着阳光,带着希望,带着热血,冲进熔炉,却落得遍体鳞伤。在莫大的压力下,委屈的她,才想起水畔的人家,一向安静慈祥的母亲,在电话那头心急如焚,父亲的声音还是深沉:“丫头,回来,有你一双碗筷。”
那天,小桥流水又再次出现,远远的河岸,微斜着两个身影,静静等着他们的丫头。母亲嘘寒问暖,父亲沉稳不言,一路那么的温暖,那么的安全。一切都是那么熟悉,一切又带着陌生,岁月偷袭,谁能不被刻上些痕迹。
水畔人家的那些天,漫步小桥,没变,都没变,流水依旧潺潺,鱼儿依旧嬉笑。变了,都变了,她不再蹦跳,她不再比傲。
![](https://img.haomeiwen.com/i24987480/0c56de022cc07a78.jpg)
出发,再行路,似乎都在意料。四鬓青丝不在,他们依然没有阻挠。
那早,母亲还是唠叨,装了满满的背包,不舍、担心、牵挂……各种滋味心头缠绕。父亲始终都没出现,走到路口,她顿了顿,扯了扯嗓子:“爸,我走了!”
“嗯,随时回来,碗筷都在。”声音却是从邻家传来,平淡的语气,听不出半点情绪。她有些失落,带着黯然转身,拖着行李向前走去。
矗立的小桥下,河水汩汩东流,奔腾不息。只听母亲一路嘀咕,“回去那老头又该念叨了,走了,家里冷清了,下次,希望她高高兴兴地回来。”
方才意识到,于父母心里,孩子永远不曾长大,一直都是牵挂,他们无法代替孩子去行路,唯有默默支持与无限包容。
后来,她懂了,辛酸藏于心,喜乐报于亲。曾几何时,在桥上蹦跳看流水欢笑的小女孩不见了,留下的是,迈着坚定步伐,向前走去的姑娘。
回头望去,小桥在,流水在,水畔的人家也在,那是姑娘永远都回得去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