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去社区警务室办理居住证,有些小波折,但基本算是成功办理,只等15 个工作日之后取回证件。但是这其中的小波折挺有趣。
办理居住证首先要登记信息,半年之后提交申请,15个工作日拿证。
我的信息登记满半年,此次提交申请,同时补齐材料:身份证复印件一份、1寸免冠照片一张、工作证明一份、租赁合同复印件一份、房产证复印件一份、房屋出租治安责任保证书一份。问题来了:房东质疑“办理居住证需要提供房产证复印件”这件事。
房东的想法可以理解:房产证本身很重要,加上官方公布的居住证办理信息里确实没有“房产证复印件”这一选项。社区既然提出要求,一定是他们有这样的需求。——两相冲突,我遇到了困难,需要帮助,找谁?
1、首先拨打12345市长热线,表明我是咨询,不是投诉。得到热线提供的户籍科电话。
2、拨打户籍科电话,接电话的工作人员业务不熟练,再次给我一个电话,称此为专业对口的部门。
3、拨打专业对口电话,被告知另一电话,称此为流动人口户籍管理部门,更加对口。
4、拨打流动人口管理部门电话,得到回应:确实不需要房产证复印件。我留下相关信息,等待核实之后第二天的回复。
得到确定答案之后,我再次找到社区警务室,工作人员给我翻看TA桌面的相关资料,称“不是针对你一个人,大家都是这个要求”,我表示理解,但同时告知TA户籍部门给我的答复以及我的难处。工作人员:“我们这里一定要这个材料才办理,你看哪里不需要能办你去哪里办。反正没有这个材料,我们办不了。”我表示接受,请TA替我对房东说明详情,房东没有回复,我于是暂等户籍管理部门电话。
今天上午我收到户籍管理部门打来的电话,再次沟通之后,工作人员表示帮助我解决这个问题:“我跟你们社区警务室沟通了解下情况,会确保你顺利完成居住证办理的。稍后等回复。” 35分钟之后,我收到社区警务室电话,问我是不是打电话投诉警务室了。我其实是遇到困难,在寻求帮助,大家也都在尽力帮助我,不可能投诉。于是我跟警务室解释清楚,并表示非常感谢他们对我的帮助,现在我也需要他们的帮助。后续,这位警官称“登陆系统需要房产证的产权号码”,鉴于我的情况特殊,复印件就算了,不过还是要提供产权号码的。我表示知道了,会跟房东再次沟通,感谢帮助,并且我会回打电话户籍部门,再次表明不是投诉,以免给警务室带来不好影响。
我拨打户籍部门电话, 谢谢他的帮助。警官告诉我:“你的申请已经提交了,回头拿着身份证和房屋租赁合同复印件去拿领证单,15个工作日直接去取证就好了。”我向他反馈警务室给我的处理方案,这位警官听起来有点生气:“你的信息已经登记申请了,除了我跟你说的,别的都不需要,明白吗?”我明白了。
后来,社区警务室警官给我详细发了官网公布的所需材料,并对我说:“你可以和房东交流、沟通,实在不给我,我们为你方便,就不要了。”我表示感谢。
这件小事很有意思。我跟警务室沟通3次,户籍科沟通3次,房东沟通1次,热线拨打4个,24小时之内解决了这个问题。效率看似不高,其实比较顺畅。感想如下:
首先,我定义这件事是:我,遇到困难;我,需要帮助。
其次,我预设所有人都有帮助我的意愿。
再者,每个人有自己的处事立场、方式以及局限。
最后,以解决问题、实现目标为导向。
我有三个方案,同时进行:
1、说服房东。我可以说服房东,但不能这么做。以后跟房东打交道的时候还有很多。
2、社区警务室破例,或者帮助我告知房东。我没有任何资源能要求警务室为我破例,但得到警务室的帮助告知房东。
3、向上级部门确认。如果确实需要,房东自会理解;如果不需要,请求帮助解决困境。
基层工作人员知情范围受限、偏执行任务功能、没有决策功能,这决定了找他们办事就只能一板一眼(有特殊资源除外)。所以,不要与基层工作人员纠缠。一定要清楚告知他们你的需求,有必要的话,提供思路给他们,一般人都会在职责范围提供帮助。实在解决不了,想别的方案。
沟通过程中,理解比什么都重要:理解了别人,我们就不会随意抱怨、指责和愤怒;感到被别人理解,我们就知道付出被看到,会愿意付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