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席琪修习论语
席琪修习经典第四十六天

席琪修习经典第四十六天

作者: 席琪 | 来源:发表于2023-05-07 05:55 被阅读0次

修习经典第四十六天

修习论语第十讲课《快熟的鸭子又飞了》

圣人们的中年,和我们并无二致,也是迷茫焦虑,四处推销自己,茫茫然无所措,累累若丧家之犬。

我们看孔子,35岁这一年,鲁国大乱。他凭借着五年之前跟齐国的一把手,有过一次一面之交,然后跑到了齐国去投奔齐景公,通过做高昭子的家臣,通过跟乐师等等多种关系,来去疏通,最终见到了齐景公。

景公有了问政孔子的历史记载,孔子回答八个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这八个字上一节课老师讲到,就是让社会当中每一个人,都能够各安本位。你能做什么做什么。再根据你的这个特点,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内,根据你自己的每一个个人的特点,去量身定做比如说你的身份,你的性别,你的出身,你的能力,你的知识,去做不同的事情,而不能什么都做。

皇帝就做皇帝的事情,君子就做君子的事情,臣子就做臣子的事情,父亲母亲儿子丈夫妻子,每一个人他的职责,都是非常的清楚非常明确的,相互不僭越,彼此不怨愤,各安其分各安本位。

这是孔子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的社会图景。但是呢,这种图景到现在,我们也没有完全的实现,而且呢,更乱了。

我们现在在孔子前八个字的基础上,应该再加四个字,男男女女。为什么要加这四个字呢?因为我们现在生活当中,男不男,女不女,不正是因为这种社会乱象嘛。

所以我们不但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反而现在更乱了。变成了男不男,女不。

原来君臣父子这种关系是一种社会身份,是社会赋予你的身份,皇帝是社会赋予你的,父亲也是因为社会关系赋予你,而我们现在呢,基本的性别也没有了,性别也抹杀了。

除了社会身份以外,我们的自然身份也发生了变化,也乱套了。

现在的很多男生一点阳刚之气都没有,一个个扭扭捏捏,跟小丫头似的。而很多女孩子,反而个个家伙强硬,走起路来如风,像个女汉子。

男人不在男人的本位上,女人不在女人的本位上。现在很多做直播的,男生卖化妆品,都很变态。

所以老师经常讲,诸法错位。诸法错位和孔子讲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一样的。一个正面,一个反面。

所以从我们现在来看,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社会,如果想让它安定和谐,前提是各安本位。

现在的小孩动不动玩消失,碰不得,摸不得,完全乱套了。子不教,父之过。

所以少年啊,青年啊,要多学学国学。一个家庭的和谐是靠每个人在属于他的位置上,本本分分的做好他的事,而不是相互干预,不做好自己的事,看见别人做的事不错,互相错位。

成立家庭之后,照顾双方老人要平等对待,不能够有分别。要像佛陀一样,一体同悲。要虔诚。

所以说,这就是君臣父子的关系。

现在的很多女性喜欢去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很享受在外面的感觉,反而男性喜欢天天在家待着,所以男人都没有了阳刚,女人阳刚又太足了。所以,男男女女是我们现在社会存在的一个巨大问题。

如果一个家庭当中每个人都做到了父父子子,男男女女,各安本位,这个家庭一定是和谐的。彼此之间互相尊重,照顾有度。

纪伯伦在婚姻里面讲,夫妻之间不应该是吃一个面包,喝一碗酒。应该彼此给对方斟满酒杯,而不是在一个杯子里面共饮。彼此递给对方面包,而不是在一块面包上抢食。

现在的价值观都乱套了。女孩子就想找一个你必须把所有的面包都给我,我什么都没有,我必须吃你的喝你的。男孩子也是这样,一旦跟女生在一起之后,就要在一个锅里抡马勺,最后就乱成了一锅粥。打的鸡飞狗跳,你们家又拆迁了,这应该是我的。谁都不服谁,谁也不服谁。

丈夫不服从妻子,妻子也不听丈夫的。谁也不听谁的,谁也不尊重谁,孩子不服从老一辈,老一辈也不管孩子。彼此之间在位置上呈现出混乱的状态。最后导致离婚的,民事诉讼的事件一年比一年多,古代相对而言要少一些。

现在人都是唯我独尊,一切以自己的利益,自己的位置,为最终标准。我多吃多占一切都好说,我少了就开始抑郁,我就难受,看谁都不顺眼,这是我们多少人存在的客观问题。

所以说景公问政孔子的时候,孔子回答了这八个字,这是对社会关系提纲挈领的一种回答。景公很满意。

感恩老师开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席琪修习经典第四十六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cjh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