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挥弦爹
2005年9月7日
孔融是孔子第20代孙子。《三字经》上讲“融四岁,能让梨”。千百年来,为人父母者一直把这个的故事当作教育孩子懂得“谦让”和“孝顺”的经典。
故事说孔融四岁的时候,邻居送来一筐梨,孩子们都去抢。孔融却站在一旁不动,等别人都拿完了,他才从容地去拿了最小的一个梨。大家都奇怪地问他:“为什么不拿大梨吃呢?”他说:“哥哥比我年纪大,应该吃大的,而我是弟弟,当然应该吃小的。”大家听了很感动,没想到他这么小就懂得孝顺和谦让的道理。
我一直有些怀疑有没有这回事.姑且不说四岁的小孩是不是真的能够做到如此克己谦让,单是他这番淡定从容的明白表述就已经大违儿童天性。然而这个故事竟然流传了一千多个年头。我想,肯定也有人怀疑过它的真伪,只是人们不乐意去否定它。说不定有人还考证出一些理由来证明这个故事的绝对真实。比如论证孔融具备了孔圣人的遗传基因,或者说他本来就是一个神童。凡此种种,不过是为了编造一个道德谎言蒙骗孩子罢了,真是用心良苦。
即使确有这么回事,故事的主人公也只能算是一个怪胎,其结局多半也不会好到哪里去。这不,据史料记载,这个孝顺谦让的小神童长大后一点不“谦让”,老是和曹操抬杠,结果被曹操杀掉啦,给出的罪名恰好是“不孝顺”。从前的父母用这个故事教育孩子时只是讲了前因而有意忽略了后果。这也让我想起有人曾经指出我们把一个“拾金不昧”的假新闻收进小学语文课本的尴尬来,真是我们道德教育的悲哀。
在家里吃东西时,儿子总挑好的大的。虽然我也苦口婆心教导过他,可是每当此时他仍旧一眼找准目标。好几次我都想给他讲讲孔融让梨的故事,然而我实在担心他会说出“那个小孩是不是脑子有病啊?”等让我胆战心惊的话来。即便儿子为了讨我欢心,于似懂非懂中强忍欲望,也不过是让世界上多了一个“小伪君子”,还不如让他做个不泯童真的“真小人”。看来,还是不告诉他的好,将来在复杂的社会交往中他自会学到谦让,毕竟那是咱中国人的传统美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