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1
今天想讲讲两本书。其一是祖庆老师的《给语文教师的新建议》,其二是严歌岑的《角儿》。
①祖庆老师的《给语文教师的新建议》,限于昨日爬山,整个人要虚脱,我今天只读了部分内容。但是结合之前看到的文章,我的脑子里浮现出的关键词便是“要想无招胜有招,先得理论来支撑;要想教学路上走得远,还得功夫练得深。”
理论是我在多篇文章里反复感受的一个词。确实如此,无论做什么,教书育人,招招要出得准,真的是需要需要一颗好的脑袋。这时,我想到前几日拜访一位老教师,他说,男老师受欢迎的很大原因,是因为他们的课堂是广博的。我想,有时,我们或许容易越活越局限,越活越安逸。确实如此。
理论包括多个方面,教学的,文学的,哲学的等等。几乎我整个假期看的书,无论哪位名师都是,甚至无论哪个行业,都是在讲这个理。
再来,还得活学活用。祖庆老师提到套路一词。我想到了当我一年级时,我真的是在套路中过来的,但是可能套路还得因人而异,有时,我们教学空白的人,是需要一些套路,只是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真正遵循孩子的规律,真正依学定教,是我们作为新教师应该去揣摩的。毕竟,我个人还是觉得“无招的前提是得有招。”当然,这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不成熟。
其次是教师要厚脸皮。在工作中,我是渐渐明白这个道理。在还未工作时,我的导师就提醒我准备一根录音笔听自己的课,老实说,工作后,我也看自己的视频,天啊,有一种感觉就是这是我吗?不忍直视?但是,我在多本书中,发现很多名家都有这样的建议,毕竟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自己先来一刀,也是很重要的。
喜欢祖庆老师,是从一个讲座开始。他真的就像一杯浓茶,细品,浓郁无比。
②今天看的另一本书是严歌岑的《角儿》。近日我陆陆续续看。我就是祖庆老师在讲座中提到的那类人,不敢突破舒适区。我最近又沉浸在舒适区,看着这样的书,我感觉很快乐。读严歌岑的书,我想到了萧红的《生死场》。一个时代的某些特征,透过他们的文字,我感受到了悲哀,幸福,真真切切跟着人物体会了一次次人性。《角儿》一书中无论是哪个人物,乖乖贝比,被人贩子贩卖的巧巧,亦或是喜欢香豆、视力近乎全无的洼......他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有着善与恶的交汇。读完,你的内心会不由自主地纠结起来,也会看不明白,又过一会儿,结合了现实生活,仿佛又读懂了,哦,原来这就是人性。
每个人都是生活中的一个角儿,孰轻孰重,难辨真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