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学.处世修行之四颗心》 - 草稿

《道学.处世修行之四颗心》 - 草稿

作者: 乘x风 | 来源:发表于2017-02-11 21:40 被阅读0次

载自:皓令天下

以清净心看世界

清净心,即无垢无染、无贪无嗔、无痴无恼、无怨无忧的空灵自在、纯净妙心。

拥有清净心的人,失意事来能治之以忍,快心事来能视之以淡,荣宠事来能置之以让,怨恨事来能安之以忍,烦乱事来能处之以静,忧悲事来能平之以稳。

以清净心看世界。有能力时,就做点大事;没能力时,就做点小事;有权力,就做点好事;没权力,就做点实事;动得了,就多做点事;动不了,就回忆开心的事。生活其实没啥事,一辈子也就这回事!

以欢喜心过生活

心所要的,不是足够多,是足够欢喜。快乐地活在当下,尽心即是完美。

欢喜心是敢于超越自我,虽在尘网中生活,但永远不忘想飞的心;

欢喜心是坦然承担此刻,生活不在别处,当下的每一刻都活得饱满、有力量,自己亦是风景;

欢喜心是懂得转化苦乐,人生的境遇不可捉摸,心智却可以扭转,心有正念,一切欢喜;

欢喜心是积极融入外境,保持着对世界新鲜而有希望的心情,时时发射和接受幸福的信号。

归根结底,欢喜心是一种敏感,一种韧性,使我们能享受好的生活,也能承受坏的际遇。

以平常心生情味

我们生活在这红尘俗世中,被数不清的欲念牵引着,整日奔波忙碌,直到身心俱疲,仍不肯罢休。庄子言“得而不喜,失而不忧”是讲人要有平常心。

人的一生,不是每人时时都能拥有完美。万事如意只是一句美好的祝愿,只有怀着一颗平常心、抱着一种平常态,才是人活世间的至高境界。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自心如水,自性清净,以平常心看世事纷纭,人生如此,又何苦那么执著呢?

以柔软心除挂碍

老子言“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水是天下最柔软的东西,却能滴水穿石。水没有一定要去的地方,但只要有空隙它就处处都去;型态变化自如。虽然一直在改变,但它的本质却始终不变,这是因为它始终掌握住自己的原则。

柔弱的人是脆弱的,因为别人的欺负而受伤害。但是有柔软心的人,不会受人欺负,因为这种人就像水一样自如,懂得顺应情况变化,或绕圈、或转弯;即使别人踢他一脚,他倒下来以后,又可以马上站起来,就像不倒翁一样,这就是所谓的“柔能克刚”。

这四颗心,简单而平静,看一人风景,享独世清欢。

相关文章

  • 《道学.处世修行之四颗心》 - 草稿

    载自:皓令天下 以清净心看世界 清净心,即无垢无染、无贪无嗔、无痴无恼、无怨无忧的空灵自在、纯净妙心。 拥有清净心...

  • 安然于世

    包容,谦虚,平和,沉静。 老子这“四颗心”,是一种豁然明朗的性情,更是自心清净的处世之态。 愿你能拥有这四颗心,愿...

  • 四颗心

    《老子》为人处世 • 但求四颗心 一、大其心,容天下之物 “大其心”,就是通常说的“度量大”和“肚量大”,“宰相肚...

  • 荐:慎独自律

    为人处世,慎独自律为至高。世路风霜,那是人们的炼心之境;世情冷暖,那是人们的忍性之地;世事颠倒,那是人们的修行之资...

  • 修行修心 - 草稿

    人是需要修的 也可以叫炼 我们不同于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因为人有思想 各种思绪 这些思绪 有利有弊 我们还有各种认知...

  • 修行小言

    人之修行当为啥? 当说修行莫住修! 心有滞留便是病! 当下只见当下心, 心若旁骛何见真? 人之修行当为啥?当...

  • 修心日记第17天~2017.12.27

    功课之第170天(17.12.27): 入世修行,即在红尘之中修行,修口、修耳、修心、修行、修眼等等。修行即自律,...

  • 四颗心

    大作家林清玄写过的一段话,我特别喜欢,就是《我想要,这四颗心》 以清净心看世界, 以欢喜心过生活, 以平常心生情味...

  • 《 道学 》.【十境界】 - 草稿

    转载《皓令天下》 道家智慧,非常讲究人每一步修行的境界,因为境界不同,所得到的“道”也不同;下面这十种境界,代表...

  • 有容乃大

    大其心,容世间之物;虚其心,爱世间之人;平其心,处世间之事;定其心,迎世间之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学.处世修行之四颗心》 - 草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cln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