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推荐语:
和马瑞芳老师探讨甚至争论《红楼梦》,需要的不是勇气,是底气,而这底气来自对《红楼梦》的深度阅读,来自阅读者独立的判断和赏析。一赞!
冷香丸、热毒,近年来渐成定论,就是对宝钗开展批评的靶子,但是本文作者却从另外一个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对原著的深度剖析,以及对并居金陵十二钗榜首的宝钗的尊重。
那么,冷香丸的深层用意是什么?是助宝钗“虽是肉体凡胎,但也能找到自己的神一样的本真。”的大自然的精华之物,“当然薛宝钗终归是凡人,虽有冷香丸罩着,让她能与神一样的黛玉一道跻身于第一判词之中,成为山中的高士,晶莹的雪。但冷香丸也会有药效跟不上的时候,薛宝钗就会说一些不招男主待见的仕途经济之言,并有些遭人非议的小心机,不过总体在作者心目中,她依旧是一位女神,而且是女神中的战斗机。”拒绝妖魔化,还宝钗应有的位置,同时不但没有拉踩、反倒拉升了宝玉黛玉二人段位,再赞!
“滴翠亭事件”也是宝钗被“黑”的最严重的一节。本文更是逆流而上,以现代职场两个案例作类比,从黛玉地位之高、与贾府“置身其外”的关联、“嫁祸”之后的后果几个方面,来还原宝钗的“初心”——不过是一时的机智,不过是为了避免尴尬,而已。分析论证让人信服,三赞!
总之,全文始终闪烁着独立思考的光芒,敢于提出自己的阅读认知,且令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云行笔记老师回复:
感谢花树老师的长篇评论,让我感到受宠若惊,也感谢花树老师的三赞支持,又让我惊了三次,愧了三次。
个人觉得,林黛玉是高处不胜寒的孤傲之人,我们自可以远观,但对薛宝钗我们还是可以做些将心比心的换位思考的。我们在批评一个文学人物的不是时,是否也应该给她们摆条出路出来呢?她们这样做不对,那她们应该怎样去做呢?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我们没有更好的出路和办法,只有指责别人的大帽子,那只能说明,问题不是出在人物那里,问题可能在我们自己的心里。
现在总爱追求个标新立意,但也不能总让人跌眼镜呀,您说如果一个冷香丸让人看出个奥妙来,那也是对人物更加支持让其丰满才对呀?总不能一般读者看宝钗是一个评价,一个懂得中医的读者,对宝钗是与此相悖的另一个评价。我想即便作者真有这个用意,那也是他写作的失败,举错了例子,用错了比喻。
不然的话,就得多审视一下自己的结论了,你自可以不喜欢薛宝钗,但因为自己不喜欢,就说她坏,那就,哈哈哈哈,多回望一下自己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