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了几天,觉得还是要从头开始自己学习复盘,只能参考班长大人的简书,自己开始复盘。
今天学习的是书对应的第2章和第3章,主要学习的是设置变量、字符串和列表。
补充一个书中有意思的细节:就是当你引用设定的变量时,最好按照str()字符串引用,否则计算机无法识别是否是字符串还是逻辑数字。
言归正传,这段程序主要有几个难点:
(1)#字符串切分 : 第12行的意思是从第7个字符开始显示,这里面包括空格。
(2)#列表: f_list 列表中计数的起始是0而非1,因此15行是指反馈f_list中第二个字符串“somebody fell asleep”。(书中提到:Python为访问最后一个列表元素提供了一种特殊语法。通过将索引指定为-1 ,可让Python返回最后一个列表元素,-2,-3.。。以此类推。例如:f_list[-1]将会反馈“28”)
(3)#列表 16-17行,意思是遍历f_list 列表,顺序读取并+Hello morning!
(4)注意 列表的建立和引用,都是用的方括号[ ],而不是 ()

另外,再加几点学下来印象深刻的点,供参考:
(1)变量后面可以+“. 操作名()”,表示对定义的这个变量进行“操作名()”的操作:
如 name=ana; 那么 name.title()表示对name这个变量执行首字母大小写的操作。
学到的有:
.upper() 全部字母大写
.lower() 全部字母小写
.append() 列表末尾新增一个元素
.insert() 列表中新增一个元素
.pop() 列表中删除一个元素并将该元素赋值给新变量
.sort() 引用时对列表按照首字母顺序排序并改变原列表顺序
.sorted() 引用时对列表按照首字母顺序排序但不改变列表原顺序
.reverse() 倒着打印列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