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9-02-20

2019-02-20

作者: 晓地说 | 来源:发表于2019-02-20 15:49 被阅读134次
    小林多喜二像

        《蟹工船》  小林多喜二(1903~1933)年  日本作家

        该作者是一位日本的共产党的党员,共产党的宗旨,就是打到资产阶级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地主阶级的剥削,为穷苦的老百姓翻身做主。小说所真实地展示出漁工们的饥饿,疾病,困境,悲惨的生活,让我们不忍卒读,所真实地展示出人性中残忍,野蛮,丑陋,也让我们义愤填膺,是作者用他的文字复活了这一人间海上的炼狱。

        该小说是作者的代表作,1929年在日本的东京发表上市,1930年就来到了中国的上海,并翻译完成后出售,引起了民众的极大的反响,也引起了百姓们的极大的同情。据考证说,夏衍老先生的《包身工》,也是深受其小说的影响而所创作完成的。

        1933年2月20日,因叛徒的告密,作者在东京的街头被捕,在严刑拷打下,英勇不屈,当晚就死在了绞刑架上,时年还不满30岁。中国的进步人士和鲁迅先生闻讯后,都纷纷地给日本共产党发去了唁电。鲁迅在唁电中说;日本和中国的民众从来就是兄弟,资产阶级欺骗民众,用他们的血来画开一条界线,并且依然在画着。然而无产阶级及其先驱者们,却在用血来冲刷着这界线。小林同志之死,便是其实证之一,我们知道,我们不会忘却,我们将坚定地沿着小林同志的血路携手前进。鲁迅先生是以他一贯的深情,说出了民众们想说的心里话。

        小说是描写一艘渔船“博光号”上的渔工与监工的斗争。当时由于日本资本主义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工厂倒闭,农村破产,大量的失业的劳动者流落街头。他们为生活所迫,来到渔船作苦工,可在渔船上,超时间的,超经济的剥削,使他们无法忍受,国内,国际的革命运动又风生水起,风潮涌动,使他们受到了积极的影响,也使他们认识到团结起来进行斗争的必要性。终于进行了有组织的罢工的斗争,斗争迫使监工低下了头,取得了罢工运动的胜利。可是,在渔船回到了港口之后,反动的监工联合起帝国的军队,残酷地毫无人道地镇压了这一次罢工,使得罢工运动的失败。小说最后以血的事实和教训,使得广大渔工们提高了革命斗争的觉悟,为下一次罢工准备了取得胜利的策略和思想基础。

        当然在小说中关于漁工的生活的描写是非常之见作者的写作的功力的,并不是主观的臆测,而是有着自然主义的照相似的实录,这也让我们对描写的对象有了相当完整的印象。日本有一位诗人说;每一次重读该小说,都会发现一些自己以前没有注意到的情节,在表现手法上也是如此。比如说,,在描写北方严寒天气的雨时,写到了“像纳豆抽的丝做的雨”,这不仅仅是他的文学功底的深厚。比喻很形象,而且他借这个比喻写出了劳动者的生活,活着的感觉,甚至劳动者的臭汗,非常逼真。

        我也不妨摘抄一段,他的小说中的一段情节;风越刮越紧,两条桅杆被刮得像钓鱼竿一样,弯垂着,呼啸鸣叫。海涛像暴徒迈过一根棍棒那样,轻而易举地从船的这边涌上来,又从另一边泻下去。顷刻间,海水流出的地方,急泻成瀑布。蟹工船有时像玩具船似的,孤零零的横卧在那可怕的浪山的大陡坡上,随即又跟打翻了似的,一下子掉进浪谷里,眼看就要沉没了!可是,浪谷底里立刻又涌起另一个浪头,嘭的一声击在船腹上。

        我以为,小说的作者并非只是希望于让读者们看一眼漁工们悲惨的生活,然后心头一颤,流下了同情的眼泪,也并非只是希望于猎奇人们的眼睛,而是给那一些在黑暗中等待着自由的人的心头以一些光亮,更重要的是让人们去理性地思考,为什么有这样的生活,是谁造成了这样的生活?

        我又以为,小说的作者虽死犹生,作为一名共产主义的战士,他无愧于他的时代,无愧于他的阶级。他为他的无产阶级的解放献出了他的年轻的生命,他的革命的精神永存。但他也作为一名作家,一名文学革命的旗手,他把他的作品留了下来,为我们的文学园地,种下了一颗宝贵的大树,也留下了一份殷实的财富。

        我喜欢小林多喜二的小说,喜欢他的瑕不掩瑜的人物的心理描写,理直气壮的鲜明的创作态度,对弱者的同情,对强者的鞭鞑,以及个性强烈的创作风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02-2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cph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