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文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二、译文
不用出家门,便能知天下之事;不用通过窗户去看,就能知道自然的规律法则。越是向外寻找求索,对道的认识就越少。所以圣人不用出行却能知事理,不用观察却能明道理,无为却能成功。
为学是一天一天地增加知识,为道是一天一天地减少私欲。减少又减少,以至达到无为的境界。“无为”就能达到“无不为”的效果。取天下要常常不多事不扰民,如果妄为滋扰,就不配取得天下。
三、解读
1. 第四十七章主要讲我们的感官接触客观世界,有时候接触的多了,反而会造成一种迷乱和混乱,这个时候我们只有通过理性认识,才能了解事物的规律,也就是这一章里面所说的“天道”。
2. “不出户,知天下。”不用走出家门到处去跑,就能了解天下大事。为什么?因为道家认为,天下大道归根到底融于人的内心,内心里边有道,也就了解了天下的正道,了解了天下的大事。
3. “不窥牖,见天道。”“窥”,从小孔里看;“牖”,窗户。不用通过窗户去看,就能知道天地之间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
4.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弥”就是越来越,有的人走的越远,见得越多,最后反而了解到的真知越少,进步越小。这是因为他们不懂得甄别,不懂得筛选,不懂得提炼概括,就会“乱花渐欲迷人眼”。所以我们不要以为出去跑一跑、看一看,就能加深对事物的理解,而要反观自省,要安静的在家里学习古往今来的著作,了解前人的经验,并从前人那里得到根本性的、全面的、通过理论阐释的知识,然后将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再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了解事物的本质,了解事物的规律。
5.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从中国文化的角度进一步理解,它还在探讨人品德的问题。很多人认为知识就是智慧,知识就是品德。其实不是的,很多人知识很多,但他们不一定有智慧,也不一定有境界、有品德。另外,《道德经》强调的根本的“知”,相对于我们的感官而言,是人的理性思维,理性认识、智慧;相对于外面的世界而言,它又是人的品德。最后,一个人的品德、境界,可以通过内在的自我的反省,自我修养来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所以《道德经》认为人的理性认识,人的内心,“不用出户,不用窥牖”也可以通过自我修养、自我认知的不断进步来实现。
6.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圣人”,好的统治者、领导者。所以好的领导者、统治者,不用到处跑也可以掌握大道的规律。“不见而明”,不用亲自去看,也能够明了道理。“不为而成”,“不为”就是无为,就是按照大道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去做,也能够做成事情。
7.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我们“为学”讲究的是知识丰富、见多识广,所以越多越好,但是“为道”讲究的是内心的修行,所以越少越好。为学做的是加法,为道做的是减法,减少我们内心的欲念、贪念,减少我们对很多问题的一种受了外界的影响而导致的内心的纷扰、困惑、迷乱,把这些东西一点点地减少,就是“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就是把欲望减少,减少再减少,减到没有那么多的贪念,没有那么多的纷扰,就达到了一种“无为”的境界。“无为而无不为”,最后也就实现了“无不为”的结果。
8.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取天下的方法是“无事”,就是不多事,不干涉,不扰民,这样就会自然而然顺理成章。就像五十七章中说的一样“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为而民自化”。如果老是多事,老是妄为,老是瞎折腾,那就不能够取得天下。即使取得天下也将失去,因为它违背了大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