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霜霉病作为世界上葡萄产区分布十分广泛的真菌性病害之一,自1834年在美国野生葡萄上首次发现并报道以来,有关此种真菌性病害的侵染损失性报道就在世界各大产区不断出现。我国是从1899年开始记录葡萄霜霉病,之后在中国的各个葡萄适栽区进行调查,目前葡萄霜霉病的爆发已严重影响了南方多省以及北方的山西、陕西和中部的河南等地区。本文仅就葡萄霜霉病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以及田间防治方法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葡萄的田间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危害的基本特征
葡萄霜霉病是由葡萄单生轴霉寄生引起的,主要危害植株地上部分的幼嫩组织,比如叶片、新梢以及果实等部位。植株不同部位受危害表现的症状存在一定差异,具体如下:
1. 叶片危害症状
受侵染的叶片会在发病初期呈现出不定数量的边缘不清晰形状不规则病斑,之后病斑部位会逐渐变为淡绿色,并在病斑背面着生白色毛绒绒的霜状霉层,病斑其余形态与之前类似。再往后,霜霉病的危害程度进一步加剧,这时候叶片上的病斑会逐步增大到直径1cm以上,颜色也由绿色变为黄绿色,后又变为红褐色,有点类似火烧症状,并伴随产生不同程度的脱落现象。
2. 嫩梢危害症状
受危害嫩梢在危害初期会在枝条上形成淡黄色的水渍状病斑,表面着生少量霉层,之后随着危害程度加剧,病斑呈纵向扩展趋势,颜色也由淡黄色变为褐色,微微凹陷。发病严重的时候,枝条会停止生长过程,伴随扭曲症状而死亡。
3. 果实危害症状
葡萄霜霉病对果实的危害主要集中在果实发育的前期,换句话说对幼嫩果粒的危害较多且严重。受感染的幼果会变为灰色,其果粒以及果柄部位会密生白色霉菌。如果受危害的果实较大时,还会在果面上形成褐色病斑,同时该部位停止生长发育,后期会从此处开裂。
二、发病的可循规律
1. 病菌自身因素
葡萄霜霉病病菌主要以卵孢子的形式在病组织或者随病叶在土壤中越冬,之后在翌年的春天,待气候环境适宜时开始萌发产生一定数量的孢子囊。这些孢子囊通过风雨等传播媒介散落于葡萄植株不同器官上,当温度稳定在10℃-30℃的时候开始侵染过程。孢子囊萌发的最适宜温度集中在10℃至15℃之间,这也是为什么秋季发生比较严重的原因。
2. 外界气候因素
霜霉病的大爆发与外界气候环境条件关系密切,低温低湿的果园环境十分有利于此种病害的发生。同时与湿度和温度有关的果园管理措施等也会影响此种病害的发生与流行,比如果园地势低洼、栽植过密、通风不良、修剪不到位、无棚架或棚架低矮、郁闭遮荫等。针对葡萄棚架这一块,有学者专门根据此种病害的发生情况进行系统分析,结论认为:南北架比东西架发病重,对立架比单位架发病重、棚架比立架发病重、低矮架比高架发病重。
3. 植株自身因素
不同葡萄品种对此种病害的抗性存在差异。通常来说,美洲种葡萄品种抗病能力强,而欧亚种葡萄品种则易感染此病,但是也有例外情况,比如奥古斯特、贵妃玫瑰、森田尼无核及矢富罗莎较黑大粒、6-12、红地球、红宝石无核等品种就较抗病。总的来说还是美洲种葡萄更耐此种病害的侵染。除此之外,植株树势也与病害的发生息息相关,树势弱较中庸或健壮树势的植株发病重。
三、防治的有效措施
葡萄霜霉病的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在避免环境污染的基础上,结合农业以及物理防治方法,选用低毒高效低残留的化学农药来进行防治,具体操作如下:
1. 选用适宜品种
对于葡萄霜霉病发病比较严重的南方产区可适量推广抗病品种栽植面积,比如夏黑、美人指、白罗莎等。建议多栽植抗病能力强的美洲系葡萄品种,或者选择美洲种葡萄作为砧木来进行嫁接种植,以此增强植株自身的抗病能力。
2. 结合修剪清园
葡萄霜霉病病菌主要是在病组织或者随病叶在土壤中越冬,基于此种情况,我们需要在冬季修剪的时候,重点剪除树残留的病枝、病叶等病残体器官,然后将其集中运至果园外集中掩埋或者烧毁,避免带病落叶以及病残体入土越冬,以此减少虫源基数。
3. 改变栽培模式
目前葡萄虽然种植面积比较大,但是上市过于集中的问题还是无法避免,基于此,果农可以采用避雨栽培模式,这样一方面可以调整葡萄成熟期,缓解销售压力;另一方面还可以降低园内土壤水分以及空气湿度,减轻葡萄霜霉病的发生以及危害。
4. 提升田间管理
首先从植株树势着手,具体可通过增加有机肥施用量,保证植株养分齐全、充足,除此之外还要加强水分管理,谨遵“旱浇涝排”的原则,维护好田间的小气候环境。其次从果实方面着手,推广果实套袋技术,果袋要选择透气性、透光性好的玻璃纸袋,以此减少病菌的侵染,达到果粒整齐、商品性好、经济价值高的目的。
5. 化学药剂防治
对于葡萄霜霉病化学防治主要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就是提前预防,这个时候应该喷施保护性杀菌剂,比如1:1:200波尔多液或者78%科博600-800倍液,应从葡萄萌芽后10天开始,每隔10-15天喷施一次,一直至果实套袋为止。第二阶段就是治疗阶段,这个时候应该喷施内吸性杀菌剂,比如80%烯酰吗啉、72%霜霉威水剂或者氰霜唑等药剂,此时喷施应该根据病情来确定喷施周期,通常7天喷施一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