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风在哪个方向吹》这首诗写于1928年。他是被登载于三月份出版的叫做《新月》的月刊上。这个月刊非常著名。它登载于《新月》月刊的第一版的第一号,这首诗几乎可以称之为徐志摩的代表作。因为这首诗相对于《再别康桥》就要更早一些,更早半年创作出来。这是徐志摩第一篇代表作,它又发表于《新月》月刊。
《新月》月刊是新月派诗人活动的一个重要的阵地。它的创始者都是大名鼎鼎。毋庸置疑,像徐志摩是近现代诗人当中的翘楚。胡适先生、梁实秋先生以及后来的闻一多先生,他们都是新月派的重要的创始人和重要的代表诗人。他们的作品也一直流传到今天。这首诗相较于《再别康桥》,对徐志摩的意义其实并不小。很多时候,它是徐志摩的和《再别康桥》并列的代表作。
说完作者背景、写作背景。再看这首诗的两个层次。这首诗它有建筑美,它有六节。这六节彼此之间让我们感觉是辗转反复的。这六节前三句都是一样的,只有第四句不一样。也是一两个词汇不一样。但就因为这一两个词汇的不同,就造就了全篇的一种非常唯美的梦境感觉。正是因为这种工整的对仗,优美的文字,让人有一种旋律感和音乐美。
这首诗有六节,分为两个层次,前三节表现的是在美梦当中非常的沉醉。后三节表现出的是他在暗淡的梦中的一种沉溺。不同的词语表现他前后不同的情绪。
再看一看这首诗的主题他想表现什么?因为新月派和朦胧派他们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有很多的话,他并不直接说出来。像林徽因的《你是人间四月天》,她写这首诗究竟是送给谁?这首诗是送给徐志摩的,还是送给她跟梁思成所生的儿子梁从诫的?如果送给两个人,表现出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情感。分析她当年的动机和她写这首诗内心当中细微的变化,是很难揣测出来的。比如说,《我不知道风在哪个方向吹》这首诗的主题,从表面能看出来的是他在梦中,表明的是一种意象。他用一种委婉的,非常曲折的一种表达方式,来表示自己现实的一种游离。自己肯定和现实不同。因为他是在梦中游离于现实之外。究竟他要表达什么,是要表达爱情,还是表达很多在后世评论家所说的理想破灭之后的彷徨和无助?我们无从知晓。因为现在没有什么资料表现出他当时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内心的想法。这首诗的材料并不像《再别康桥》那样丰富。
《再别康桥》可以分析得非常透彻。而这篇《我不知道风在哪个方向吹》只能从字表隐约的意思看得出来,它的基调是忧伤而惆怅的。他究竟是为了爱情,是为了某一个女子,还是为了社会,为了他的事业、理想,我们不得而知。从我的角度来看,我更倾向于可能是儿女私情。就像我们看戴望舒的作品,也会有很多人把《雨巷》分析为当时的革命破灭之后,他内心当中的失意。其实我们看他那段时间的行程,那段时间交往的对象,他经历的那些事情,这首诗就是写给一位女子施某某的。因此我们并不需要过分地给这些历史人物涂脂抹粉。为了爱情本身,也没什么,可以被后人所接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