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好文共赏】
《白沙洲芦家》出书十年祭 (杂感之四)

《白沙洲芦家》出书十年祭 (杂感之四)

作者: 山色归读小助理 | 来源:发表于2019-04-03 00:29 被阅读395次

作者:罗时汉     侵权必究,授权转载见文尾。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9月版  获湖北文学奖提名奖)

我在拙著的勒口写道:此书献给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献给人杰地灵的伟大江城,献给关注并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的人们——暨人文地理俱乐部 

为什么这样写?我认为这是一帮可敬的年轻人,他们为保护卢家老宅等等作出了可歌可泣的努力。有他们在,这个城市总还有一点正义的声音在。

 我还列出了一个长长的鸣谢名单。陈若苇问过,有必要吗?我认为必要,这些人有的提供了照片和资料,如徐志刚就给了我不少手抄的卢家背景资料,立功不小;刘谦定更是提供了大量素材,居功至伟。这本书很大程度上借助了他人的力量,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所以我把人文地理俱乐部的一干人等的合影放在了书里,有种人多势众的感觉。

但是,也许是国庆节前忙,人文地理部还没有行动。国庆期间,我的书将在被拆毁的中苏友好宫展销,我将签名售书,不知他们是否前往捧场。不过赚钱的是书商,而且给我的折扣很低,对我来说没有利润,只有影响。

折扣问题是一个不平等的霸王条款。书商们坐着赚钱,巴不得你白送给他。

这本书定价是35元。有人会说它贵,是否有暴利?

35元能干什么?一场电影、一杯咖啡、一锅鱼头煲。

你翻翻《白沙洲芦家》就知道,这里面的历史掌故、方言民谣、珍稀图片,还有排工歌、天沔荤段子等等,你到图书馆去泡半个月也找不全,在我这里打八点几折30元钱就能得到,一本万利,满载而归,难道你还嫌它贵?

当然,真正喜欢书的人如王利平等会毫不犹豫地慷慨解囊。每一个买下这本书的人都是对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认同,也是对我的努力给予的理解和支持。

还要透露一下,这本书里有刘谦定的一本变天账,他一气之下罗列了一百个优秀建筑,叫作“城市拆毁备忘录”。葛亮说,就冲着这个清单去告法院,追究有关部门的不作为或乱作为,好多人就要下课。

但是,有这样的法院吗?这历史的旧账不会让任何官吏受损,他们照样地脑满肠肥。而深深地受伤的这座城市的历史文脉!大拆大建之后,武汉的个性魅力所剩有几?

 2001年汉阳外滩花园爆破,上了“焦点访谈”,本地媒体一律不作报道。有的专业作家跃跃欲试要写长篇。我近水楼台先得月,成天在那里转来转去,很快写出了中篇小说《翻身农奴把歌唱》,叫人大跌眼镜,满地找牙!

为了增加这本书的文学性故事性及关注度,我把这个引起响动的中篇也附录进来了。

形成了一本叫人哭笑不得的“房事”大全。

我为什么吃饱了饭没事干做这些劳命伤财的事,写这些叫人啼笑皆非的东西?毛病呗。我的家门陈应松说我:“他最后的命运只能是一个大战风车的唐·吉诃德式的人物,成为城市狂躁拆迁胜利者们的嘲讽对象。向隅而泣的时汉兄在悲愤难禁之中终于写出了这部丰满、生动、有滋有味的小说——用他的温暖、宽容、无奈、深情、欲哭无泪。”除了写作,我们还能作什么?

反正是豁出去了,我甚至有像涂怀章那样吃官司的心理准备。这一辈子还没进过法院,若进去一次没准不是坏事,幸许会促进拙著大卖。

其实,收回成本也就行了,像我这种二流业余作家,还能靠写书发财?

就在本人冒雨在外卖书的这天,报上登载了武汉优秀历史建筑一百单八将,其中排列一级的有卢家老宅!而它已拆毁两年矣!想想当初人文地理俱乐部的弟兄们为了保护它而浴血奋战,今天张扬我们的主题正当其时,何以不见动静呢?

欢迎交流、分享      敬请关注“罗时汉”


我朋友“山色归读”是Fountain&简书社区首批特邀合伙人,简书会员官方授权资深推广专员。购买尊享(以及其他各类)会员专享链接:https://www.jianshu.com/mobile/club?ref=9aba7c25aca1(有特别优厚的返赠简书贝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白沙洲芦家》出书十年祭 (杂感之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cuo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