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需要慢慢了解的;
事,是人品的外在展现。
TA,与我原本是陌生人;何许人也,并不清楚。通过简短地交流,一次意外的发生让我们理解了对方。
因项目需要用人,于是紧急发布信息,搜寻了一批简历。
通过电话初步沟通,认定了一位兄弟,感觉还是不错的。看了简历,人在北京,疫情期间,出京不易。
唉。正想放弃时,多问了一句,不曾想他就在我的住处附近,相隔约50公里。
远吗?与上海两大机场间的距离相近,还没有我家到临港新城滴水湖的距离远呢?
近吗?毕竟两地跨了县市,毕竟这是不同公交的两地。
纠结中,我问了一句是否方便开车过来当面聊聊?
谁知,他竟满口答应。
晚上7:30,电话想起,他打来的,比预约时间早到了30分钟。此时,我刚刚吃饭。很抱歉地请他在大堂坐坐,答应尽快赶回。
一吃就是20多分钟,我们在8点前见了面。
乍一看,其人与此前判断相仿,不太注重外表形象,感觉上没有加分。
于是,就听他聊了起来。慢慢地聊的深入了,竟发现都是咨询的老兵。
从圈子里的是是非非,客户端的机遇挑战,到家庭里的酸甜苦辣……聊地甚是投机。不像面试,倒像是朋友久别相聚。不知不觉就两个小时,虽还意犹未尽,但想到他还要驱车回去就不得不刹车了。
嘱托一句“一路平安”后,就送别了他。
待一个多小时之后,本以为他已经到家,却收到了微信“我在对面,把人家的车给刮了”。
想到他是因我而来,也就没有接受他“不用出来”的建议,径直起身穿衣来到了对面。
我的到来,让他有些诧异。能感觉到他内心还是开心的,三更半夜之时、人生地不熟之处碰到了相谈甚欢的“陌生人”,他应该是有所心安的。原本不是很帅气的脸上,被汗水浸透,无处安放的双手局促地握着。
周边围着很多人,有车主、司机、他们的家人,有保险公司的业务人员,也有刚刚到来的交警。这些都是他电话叫来的。交谈后方知,因为空间狭小,加之熄火时没有把挡位挂空,启动后一松手刹,车辆直接滑行,与它车碰擦。
可见他的车技有限。当时也有些手足无措。据说此前,从来没有碰到过。他虽有害怕,却没有离开,第一时间联系了司机、车主,然后打了保险公司及报警电话。听了他的叙述,我心里有些松动,对他原本既定的第一印象有所改观,人虽然不帅,甚至有些不修边幅,但心还是很正派的。
简单安慰了他几句,就一同陪伴着他等待着保险公司、交警的处理。
终于送走了交警、送回了车主、送别了保险,临走他进了店里,去与车主道别。
我远远地看着,等待着他的出来。迟迟地不见告别,我踱步进了屋,有些为他撑腰长气的感觉。
他一直在跟车主道歉,主动表示愿意表达除保险之外的心意。车主态度倒也温和,一直在强调着,他的态度不错,没有逃逸,而是主动承担。若是敢逃逸了,第二天就能把他给找出来。而且,感觉他也不易,所以,额外的表达就不需要了。最后,见他执意要有所表示,就让去处理的司机加了微信,象征性地发了个红包。
送走他,已经夜里12点了,我马上回去洗漱休息,为第二天的出差养精蓄锐。而他,还有50公里的夜路要赶。
第二天起床,看到凌晨1点多他发过来的微信,告知已经安全到家。
事情好似暂时告一段落了。
每每品味着这件事情,总感觉里面有很多滋味。
从陌生人,到专业的认可,到人品的认可,就发生在短短的几个小时,这是如何做到的呢?
一个看似憨憨的人,对人从不设防,总是坦诚相待,而我们也是心照不宣,减少了沟通的成本,提高了交流的效率,达成了专业的认可,这是难能可贵的共识。
意外碰擦他人车辆,源于他没有一个良好的行车习惯,但他勇于承认、敢于担当的品性,又让他化危为机,在当天这方人生的小舞台上淋漓尽致地挥洒自己的本色,让我们、让对方看到了他的纯粹本质。
他收获了我的信任,这次面试顺利通过。相信,他也收获了对方的好感,从送别时两人互祝问候可见一斑。最重要的是,他收获了自己的心安,日后的人生路一路挥洒着责任与担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