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到你的父母在小时候有没有说过这样一句话,“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
曾经,这一句话是我一直追赶的目标。看着别人在前面轻松慢跑,而我只能在后面死命的追赶,为了追上他们的步伐,放弃了自己最喜欢的画画,把哪些时间用来刷题,做着自己不感兴趣的事。结果陪上了大把的时光却没有多大的改变,因为父母还是经常的说“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
这句话一度成为我小时候的噩梦。
为什么别人总是人生赢家?
可以轻松做到自己付出百倍努力也做不到的事情。
别人二十岁创业成功,身价上亿;
别人年纪轻轻就嫁入豪门,既富又贵;
别人每天游山玩水却成了网红,拥有众多粉丝,免费吃喝玩乐还能赚钱,接触的圈子都是高大上的。
曾经这些都是我所追求的、羡慕的。
可是最后却发现这根本就不是自己所想要的,都是身边的环境和别人给的。
因为太过于再在意外界的目光就,所以我觉得读书就应该上985、211、求职就应该在北上广深,朋友就应该各有特色……。因为太过在在意外界的目光,所以总拿着自己的出身、家境、学历、婚姻、财富、事业、相貌......跟别人比。
所有的一切都被切割成具象的目标。找工作、交朋友、谈恋爱都成为孰强孰弱的标志。
在这种攀比中,我变得越来越焦虑,烦了、慌了、乱了。
总是在盲目的追赶,在别人的路上走得越来越远,从而迷失在轨道上。
最近在看鲁迅的文章,其中孔乙己的一句话如同当头棒喝一般打醒了我。文中,鲁迅问孔乙己“你长大了想当什么样的人?”但是孔乙己一脸惊恐的回道“我长大了会变成别人吗?。”
对啊。我们长大了会变成别人吗?我们不是为了自己而活吗?为什么会变成别人?
随后回想起这些时间一直追赶的目标,那真的是我的追求吗?
最后不得不承认,在我的追求里更多的是外界所给的,因为自己的嫉妒、攀比和贪婪,所以才会不顾一切的追赶,从来不会去想,这是否是我所想要的。
写了这一篇文章不希望能够让谁警醒什么,只是安博教育希望在定下自己的目标时明白自己的本心,知道自己追求的目标是自己需要的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