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皮书里面的一段比喻,出自【可十二1-12】,可参以黑体载录的经文附录。是进入耶稣受难周灵修经文感悟②

㊀结尾的经文很有意思,让我深思。
【可十二12】他们知道祂这比喻是针对他们说的,就想要捉拿他,但因为害怕群众,只好离开祂走了。
好讽刺的一个反应,明知道这比喻是针对他们说的,竟还想继续让比喻里的场景重演——就想要捉拿他;
好让人深思的一个信息,明知道这比喻是针对他们说的,却不怕神,而害怕群众;不走向赦罪的耶稣,而是“只好”离开他走了。
一同思想:
①多少的比喻,多少的信息,多少的讲道,都是明知道针对自己的,会否一而再的挑战神的代言人、背地里中伤神的代言人,甚至出卖、捉拿神的代言人?
② 多少的比喻,多少的信息,多少的讲道,都是明知道针对自己的,会否因为害怕弟兄姐妹的眼光、害怕不信者的眼光,而宁愿装假的顾左右而言他,给予自己以为有台阶下的机会,甚至是“只好”离开耶稣走了?
我看见了这比喻的奥秘教训吗?我的回应是什么?圣灵指教说“请不用急着回答”,更不要立刻说“我不要像这些法律赛人一样”。
㊁其中的两节经文,也很让我深思。
【可十二7-8】那些佃户却彼此说:‘这是继承产业的;来,我们杀了他,产业就是我们的了。’于是抓住他,把他杀了,扔在葡萄园外。
那些佃户在彼此起哄,肯定也有教唆的,只为要除掉园主那原本将会继承葡萄园产业的儿子。
教唆是人在权与利受威胁下的本能反应?
起哄是人在群体压力下的本能反应?
皆因为是罪性的使然?
听起来似乎都合情也似乎都合理,若你也赞同,很可能就让你轻易掉入心理学的一套自欺欺人的学说里,让自己在罪中打转却仍自圆其说,让自己深陷罪中却仍怡然自得,甚至归咎与环境、社会、他人,甚至造我们的主。
教唆是因为不能让他人强过自己,不能看他人比自己好,不能看他人比自己真实,不能看他人比自己更吸引人心…,一般皆因自我形象低,没有神的形象。
起哄是因为要迎合大众,要取悦群体,要往“赢”和“多”的人群靠拢,要从中得益处…,一般皆因无知,没立场主张,不懂自己可以有神的形象。
一同思想:
我知道自己的位置吗?我看重自己有神的形象吗?我敬畏我的神吗?
㊂另外的一段经文,我不得不深思。
【可十二11】你们没有念过这段圣经吗:‘建筑工人所弃的石头,成了房角的主要石头;这是主所作的,在我们眼中看为希奇。’
石头是建筑工程不可少的建筑材料,但,建筑工人却把它弃了。弃了一个可以成为房角的主要石头,他们有多大的亏损!但是他们看不见,不愿意看见!
耶稣自己就是那被弃绝的石头。是神的选民——以色列人一直期盼到来的弥赛亚、拯救者,但却是他们自己把祂丢弃了。
如今,在神的救赎计划里,耶稣成了房角的头块石头。当初非神选民的外邦人,得以以这个房角石头为准,被砌成墙垣建立成房子,成为基督的教会、基督的身体。
这是多么让人稀奇的一个比喻的延伸,一个比喻所带来的审判信息,一个比喻所带来的福音盼望信息!
一同思想:
①所念过的经文,一切有关耶稣这一块石头,我领受了吗?
②所念过的经文,一切有关耶稣这一块石头,会因为自以为领受了实质上与祂并没有关系吗?
……………………………………………………
经文附录
【可十二1-12】新译本
耶稣又用比喻对他们说:“有一个人栽种了一个葡萄园,四面围上篱笆,挖了一个压酒池,盖了一座瞭望台,然后租给佃户,就远行去了。
到了时候,园主派了一个仆人到佃户那里,向佃户收取葡萄园一部分的果子。
佃户抓住他,打了他,放他空手回去。
园主再派另外一个仆人到他们那里,他们打伤了他的头,并且侮辱他。
园主又派另一个去,他们就把他杀了。后来又派去许多仆人,有的给他们打了,有的给他们杀了。
还有一个,就是园主的爱子,最后园主派他到那里去,说:‘他们必尊敬我的儿子。’
那些佃户却彼此说:‘这是继承产业的;来,我们杀了他,产业就是我们的了。’
于是抓住他,把他杀了,扔在葡萄园外。
这样,葡萄园的主人要怎么办呢?他要来除掉那些佃户,把葡萄园租给别人。
你们没有念过这段圣经吗:‘建筑工人所弃的石头,成了房角的主要石头;
这是主所作的,在我们眼中看为希奇。’”
他们知道他这比喻是针对他们说的,就想要捉拿他,但因为害怕群众,只好离开他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