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思维错误的命名用了游泳选手,那我们也从游泳选手的身材开始吧。无论是看国际游泳比赛运动员,还是在游泳馆看到的游泳教练,他们的身材都比较匀称、修长,没有赘肉,让人艳羡。这时,对身材不满意的你是否会产生,如果我也经常游泳健身,是不是会拥有职业游泳者的完善体型呢。
事实的真相如何呢?
“职业游泳者的完美体型,并不是因为他们锻炼充分,而是因为他们拥有这样的身材,被选拔为游泳选手。”
游泳选手身材错觉:他们的身材是一种选择标准,而不是他们运动的结果。
思维错误的原因:将选择标准与结果混淆了。真实的原因是,事件的因果关系判断错误。
在生活中,我们是否犯有这样的思维错误呢?
企业的很多管理者,都是MBA出身。是不是只要我们也拿个MBA学位,就可以升职高管?
现在斜杠青年很火,为自己拓展了收入的第二、甚至第三战场;那我是不是努力成为斜杠小青年,也可以提升自己的收入。
同样,知识变现也成了网红,那我是不是只要拼命写文章,也可以享受知识变现的红利?
这些,细分析起来,也是陷入了选择标准和结果混淆的误区。
选择获得MBA学位的高管,并不是因为拿到MBA才成为高管的,或许他本身已是高管,需要通过MBA的学习来进一步提升,以更加胜任这个职位。
斜杠青年,也不是因为他成为斜杠青年后,就能拓展自己的从业范围,而是可能他前期已具备这样的多样的兴趣爱好,将兴趣爱好发展为了第二职业。
知识网红也是如此,是因为他们在某一行业或领域进行了深耕,成为了某一细分领域的专家后,将自己在这一细分领域的知识进行分享、推广,才成为网红的。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成功的结果,都是基于自身拥有的特长,然后大力挖掘特长潜力、发展特长,成就了美好的结果。
作者这一小节的最后也给出了建议:
凡有人讴歌某种东西值得追求——强健肌肉、美貌、高收入、长寿、影响力、快乐,你都要看仔细。
也就是,要仔细分析这些美丽的结果形成的真正原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