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小高考成绩放榜时,孩子和爱人的心情从100摄氏度瞬间跌落到零下100摄氏度,失望的表情和情绪一览无遗。
压力和情绪从何而来?
压力和情绪来源于你所期待的与实际拥有的之间存在差距。是的,孩子、爱人的确有所期待。在之前的学校和市多次模考中,Y头都表现出色,多次拿下4A的成绩。但也许因为期望太高,孩子在小高考前一天晚上失眠了,太紧张了,导致考试失常。也许是因为复习时精力分配有问题,薄弱学科没有重点复习。
既然结果不可逆,接纳现状是唯一选择。当晚经过我的疏导后,母女俩的情绪有所好转。
第二天晚自修结束接孩子时,我再次询问了Y头一天的心情。"心理更难受了!" 孩子回答道。
"同学们兴高采烈,兴奋极了,连孙某某都拿到了3A。"
此时我终于明白孩子心理落差的原因了:别人在进步,而自己在退步。
"孙某某真的不如你吗?"
Y头陷入了沉思。
"即使孙某某平时不如你,但短时间对关键知识点的把握能力,考场应对能力,排压能力从结果看都比你强!" 我分析道。
"你要做的除了恭喜孙同学之外,更重要的是分析"我要怎么办?""。
失败后找准原因,然后加倍努力的人,未来不会输给任何人。
1、王阳明的三次进士考试之路
王阳明是个"公子哥",父亲是个状元。公子哥12岁读私塾时就立下"读书做圣贤"作为"天下第一等事"。
在封建社会要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21岁的王阳明第一次参加进士考试没过。考官李东阳是他父亲的朋友,劝他:"今岁不第,下科必为状元郎,试作来科状元赋"。阳明先生未做思考就作了状元赋,被朝中嫉妒者视为目中无人。
阳明先生复读3年再考,又没老中。有人批评王阳明是公子哥,不认真读书;也有人替王阳明可惜。可阳明先生说:"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再过了3年,王阳明终以二甲第七名考中进士。
王阳明连考3次才中进士,是他比别人差吗?比别人笨吗?非也!除了读科举之书《四书》之外,阳明先生还在读兵法,钻研佛教、道教的学问,练习骑射,大写词章。大儒的王阳明通过知行合一成为了明朝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书法家。
2、吴奎阳的成长之路
之前我接了一个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案例,一位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说,我家庭条件不好,学校也非985/211院校,我该怎么办?
回想我的成长经历,似乎就是年轻时的我的翻版。我出生于农村家庭,大学毕业时父亲又生病去世,不仅家里不能给我更多的财力支持,我还要去偿还负债。学历只有大专,并且也是通过复读才考取的大学。在20多位同期入职的大学生中,我样样不突出。
看看会场主席台的位置,我想入非非。走捷径?裙带关系?自卑?自傲?还是得过且过?似乎都走不通。
回首往事:工作日早到晚走、记一摞摞工作笔记、看一叠叠图纸、拜一个个师傅是我走上管理者岗位的重要因素。
但,花天酒地的夜生活、烟雾腾腾的赌博场、流连忘返的游戏室也葬送了更早、更好的上升空间。那时,要是也有职业生涯规划师指点的话,自己也许就不会浪费那么多时间了。
3、屌丝逆袭的奥妙在哪儿?
上次在青城山爬山时,看到几代人都过着“棒子”生活的搬运工,无论老者、中年人还是小年轻人,依旧靠着抬人上下山来获得收入。不禁想起老板讲过的香港码头几代人都是人力工的故事。在父辈们白天打着号子出劳力,晚上光着膀子喝着刺鼻、劣等白酒的长期熏陶下,孩子们继续着这样的道路。为什么?
勇气!
当人在生活艰辛之时;遇到挫折时;遭遇失败时,都想做出改变,以期望获得好的结果。但一想到改变会付出很多代价,流很多的汗水和泪水,却不一定能成功,有些人就退却了,成为了行动的逃兵。雪上加霜的是,还得了“失意忘形”的心理疾病,越加自我抛弃。
当今社会,心灵鸡汤、网络、电视剧成为了新一代的毒药。我周围很多人自身条件说实话并不比我好多少,却迷惑在安逸的现状中,缺少奋斗的动力源泉,就如没有方向舵的船漂浮在汪洋大海之中。
真正的勇者是分析现状后再挑战现状。每人都是领导,每人都有领导力。领导力其中一项就是挑战现状。如何挑战现状?第一步就是"SWOT"分析,做到了解自己、知己知彼。第二步就是搜寻机会,积极主动培养自己的洞察力。第三步是勇于尝试和冒险,在失败中吸取教训,从小胜利到大胜利。
爱人说:"女人要花心。"花点心思打扮自己,花点心思读读书,花点心思照顾家人的健康。
我说:"男人要心心相印。"勇敢之心、智慧之心、真诚之心、真爱之心心心相印。
屌丝逆袭的第二点是:
加倍努力!
人生像跑马拉松,如果说学历决定起点,学习力决定终点的话,那么速度决定起点,耐力将决定终点。《阿甘正传》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阿甘是一个智商不高的人,在母亲"Run, Forrest, run!"的召唤下,阿甘一生都在努力地奔跑,他用倍加的努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我们的基础条件要比阿甘好很多,所以只要加倍努力也会取得阿甘的成绩。
愿我的孩子、爱人终生明白挫折的意义,愿我的简友们在人生马拉松上越跑越远,越跑越精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