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谅我用了这样一个违反新广告法的标题,如果你只想知道答案是什么(What),很简单,只有两个字:
阅读
如果你还想知道为什么(Why)以及怎么做(How),那我们花几分钟的时间一起来分析下,以便得出你自己的结论。
让我们先把标题拆分成几个概念:
·最低成本
·最快(速度)
·自我成长
·(可操作的)方法
其中最耀眼的就是“自我成长”,它就像是太阳,其他三个概念就像是围绕它运行的行星。
那你所认为的“自我成长”是什么呢?换句话说,怎么样才算是自我成长了呢?
成长一定意味着发生了变化,如果一成不变那还叫什么成长呢。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发生变化的其实就两样:身体和心智。
身体的成长是自然规律,我们倒是希望它成长到一定阶段就不要变了,所谓“青春永驻”嘛。
而对心智来说,“青春永驻”倒是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做到的事儿,甚至“逆生长”都是有可能的,可谁愿意呢?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心智不断成长啊。
在这里,自我成长就是指我们心智的成长。
心智如何成长呢?我觉得俞敏洪曾提到的四种方式比较全面,也易懂好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名师指路。
这些就是自我成长的(可操作的)方法了。
比较这四种方法,“读万卷书”显然是成本最低的方式了,花几百块钱买的书,很多人一年都读不完,更别说可以到图书馆免费借书了。
我们不难理解:阅读图书就是用最低成本获得自我成长。
可是,同样是阅读图书,不同的人成长速度是不同的,如何做到最快的自我成长呢?
是阅读速度越快成长越快吗?
你可能支持这个观点:很多牛人就是读书又多又快啊!
你可能不支持这个观点:光快也不行,一本书很快翻完都不知所云又何谈成长呢?
你也可能对这个观点不置可否:这个……要看具体情况吧。
我们换个方式来看。
我们都同意,不论采用何种方式去自我成长,都没有捷径,阅读也一样。
同时,我们也知道,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满是岔路口和陷阱,看那些成长迅速的人,无非就是他们选择了正确的道路、避开了陷阱。而那些选错道路、掉进陷阱的人,耽误了时间,成长自然相对缓慢了。
阅读图书也一样。
只要解决好岔路口和陷阱两个问题,我们就能从阅读图书中获得最快的自我成长。
岔路口
对应的其实就是读什么(What)的问题,表面上是个What的问题,但其实更深层的是个Why的问题,所以,我们该问的其实是:我为什么要阅读?即发掘自己阅读图书的目的。
在艾德勒和范多伦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做了简单明了的划分,我觉得可以在这里直接借用:
阅读的目标:为获得资讯而读,以及为求得理解而读。
当然,书中还提到了阅读还有一个目标,就是娱乐。为了消遣而读,这是最容易做到的,同时,书中也说:
事实上,任何一本书能增进理解或增加资讯时,也同时有了消遣的效果。
确实是这样,在获得深度理解提升自我的同时,我们也能感受到深层的愉悦。
从时间尺度来考量,过去,资讯获取困难,本身就很值钱;而现在和可预见的未来,资讯获取容易,光靠资讯本身无法构成个人的核心竞争力,人们更多的是要依赖创造知识的能力。
至此,思路很清晰了,在岔路口,关于读什么(What),我们的结论是:
读那些能增进自我理解力的图书。
陷阱
对应的其实就是怎么读(How)的问题,这里面也暗含了一个Why问题,即,我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方法而不是其他?
关于这个问题,若还是从读者的角度去回答,还真不太容易说清楚,有一天,我偶然看到了史蒂芬·平克关于写书的一段话,豁然开朗,他大意是说:一个作家的目标就是把他网状的思考用树形结构展现在线性的语句中。
原文是:
Just below the surface of these inchoate intuitions, I believe, is a tacit awareness that the writer’s goal is to encode a web of ideas into a string of words using a tree of phrases. Aspiring wordsmiths would do well to cultivate this awareness.
Steven Pinker.The Sense of Style: The Thinking Person’s Guide to Writing in the 21st Century
受此启发,我们可以说,作为一个以增进理解力为目标的阅读者,我们要采用的方法就是要从线性的语句中发现树形结构,进而感悟作者的网状思考。即,理解句子,发现其相互关系重建书中内容的逻辑架构,进一步挖掘其背后的深层联系。
又有一天,我偶然看到了一篇文章,介绍了赫胥黎关于音乐的一些看法,再一次加深了我对阅读的理解,赫胥黎在书中写道,我们去听、去体验音乐,永远不可能体会到作者最初的那种体验,因为你不是他。但我们会体验到一些听音乐前从未有过地更好、更完整的体验,也就是说你产生新的体验了!
原文是:
Listening to expressive music, we have, not of course the artist’s original experience (which is quite beyond us, for grapes do not grow on thistles), but the best experience in its kind of which our nature is capable — a better and completer experience than in fact we ever had before listening to the music.
Aldous Huxley (July, 26 1894–November 22, 1963). Music at Night and Other Essays
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读书不是让我们变成作者,而是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再结合史蒂芬·平克的说法,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读书,就是从作者线性的语句中发现树形结构,然后丰富到自己的网状思考中。丰富了自己的网状思考,那就是产生了新的联系、新的体验,创造新的知识了啊!
至此,我们深入理解了岔路口:读什么(What),和陷阱:怎么读(How)的问题,知道背后暗藏的逻辑是为什么(Why),了解好自身需求,结合自身特点,选择相应的图书和阅读方法,就能让我们不走冤枉路,不掉陷阱,自然就是最快的自我成长了。
这个话题到这里貌似结束了,但我还有些困惑,那就是关于创造力的事儿。至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是:用最低成本获得最快自我成长的方法是进行提升理解力的阅读,而同时我们也提到了构建个人核心竞争力,要依靠创造知识的能力。简单说:理解力和创造力是一回事吗?或者说我们通过阅读提升了理解力,同时也能提升创造力吗?
这个困惑在又一次的阅读中得到了解决。
物理学家戴维·多伊奇(David Deutsch)在他的《无穷的开始:世界进步的本源》这本书中对创造力的解释,刷新了我的观念。
多伊奇在全书结尾时总结道:
只有一种思维方式有能力取得进步或者长久生存,那就是通过创造力和批评寻求好解释的方式。
我深以为然。
书中说:
创造解释,是我们的天性。
怎样复制一种意义?人类获取迷米的做法与类人猿和鹦鹉的模仿不一样,人类不去模仿行为,而试图去解释行为——去理解导致行为的想法。【谜米,简单说就是思想也类似基因能够复制、变异以及演化。】
创造力用来获取已存在的知识,而不是创造新知识,完成这两件事的机制是同一个。所以,我们通过完成前一件事,自动获得了完成后一件事的能力。
这是延伸的一个重要例证,造就了几乎所有人类独有的事物。【延伸是本书的一个重要的概念,我们在这儿说的心智成长,也可以说是各种能力不断延伸的结果】
所以,我们动用理解力阅读图书的过程,其实就是动用创造力去解释图书内容的过程。
这是自我成长的过程,也是让我们的心智更加自主、更加自由的过程。
在2017年,我会更加关注在阅读中获得自我成长的方方面面。我也将从我的双重身份来自我提升:
一个是图书馆员:不断提升甄别和挖掘优质信息的能力;
一个是高校教师:不断提升内化优质信息并输出的能力。
其实这俩身份背后暗含着一个同样的身份:终身学习者,如果你也想在2017年收获自我成长,那就一起开始阅读吧!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个词:
serendipity
我觉得有道词典对这个词的解释挺有意思:
意外发现珍奇事物的本领;有意外发现珍宝的运气。
它既是本领,也是运气。集二者于一身。
就像我偶然看到史蒂芬·平克关于写书的那段话,偶然看到赫胥黎关于音乐的那段话,偶然看到戴维·多伊奇的那本书,他们三者之间本无联系,却在我思考阅读这件事儿上意外地碰撞在一起了。
我相信,你努力增强的本领,会带来意外惊喜的好运气。
愿大家在2017年,都能收获自我成长,增强本领,增加好运!
网友评论